下载此文档

甾体激素与青春期女性的骨健康.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甾体激素与青春期女性的骨健康
盖凌张艳萍张美华江平于小洁
【关键词】甾体激素;青春期女性;骨健康
青春期女性内源性性激素对骨密度的自然增长和获得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峰值起到非常重要作用,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卵巢持续产生雌激素对维持骨质量是必不可少的[1],低雌激素水平可能与许多疾患(病)有关,包括卵巢早衰、神经性食欲缺乏(厌食症)、运动性闭经、催乳素瘤、垂体机能减退和慢性肾脏疾病等。低雌激素血症也可能由一些药物的使用所致,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化学疗法、尤其是芳香酶抑制剂的使用等。所有这些状况都与骨丢失有关,因为雌激素可长期抑制骨吸收,其作用机制包括:(1)雌激素增加破骨细胞的脱噬作用;(2)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和促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在骨髓细胞的表达,雌激素降低破骨细胞的数量;(3)通过抑制核因子γ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的生成,雌激素降低破骨细胞的数量和活性;(4)通过增加间质细胞/成骨细胞β型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雌激素促进成骨细胞的有丝分裂,对骨生成有正向作用,另外还降低成骨细胞的编程性细胞死亡并增加β型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和骨形成蛋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I )的表达[2]。较低的雌激素水平也见于应用醋酸甲羟基孕酮(depot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DMPA)避孕药的年轻女性,并导致BMD降低[3],骨矿物质密度在用药的最初阶段呈快速降低趋势,随后以缓慢的比率持续降低,5年后大约丢失6%[4]。上述研究结果带来许多有关骨生物学问题,青春期骨骼如何不同于成年人骨骼?应用DMPA与健康哺乳期女性低雌激素状态对BMD的影响有何不同?降低的BMD是否可完全恢复?复方激素避孕药是否影响骨健康或存在潜在的骨折风险?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甾体激素与青春期妇女的骨健康进行综述如下。
1青春期骨骼特征精确的确定
骨骼成熟年龄是困难的,因为骨骼的成熟在不同的年龄、不同部位是不同的,松质骨的丢失模式不同于皮质骨,骨骼生长发育的测量取决于采用的检测技术,双能X线吸收法不能区分松质骨与皮质骨,即使采用计算机X线断层定量分析法测量骨容积密度没有改变时,而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该区域的密度仍有增加。对椎骨的检测,采用计算机X线断层定量分析法在骨骼停止生长后不久即检测到最高值,而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则呈持续增长状态[5]。20~30岁年龄段中期,松质骨开始降低,而皮质骨则比较平稳,直到绝经期才开始降低[6]。即使实际BMD值在十几岁年龄段后期的女性不再增长,骨生成和骨吸收标记物仍然高于年长女性,而使用DMPA者更高[7],因此骨转换并不能预测BMD丢失,而取决于骨平衡,也就是骨生成率和骨吸收率的差。骨丢失过程是由于骨吸收率大于骨生成率所致,可检测的骨标记物尚不能敏感到足以计算到骨平衡,而青春早期更为复杂,新生骨不同于陈旧骨,因为新生骨还没有完全矿物化,成骨细胞首先形成类骨质,类骨质尚没有被矿化,几周后矿化作用开始,最初阶段矿化作用比较快速,此后逐渐缓慢,至3年后矿化完成。青春期女性较成年女性拥有更多的新生骨,因此,即使骨容积相同,但其

甾体激素与青春期女性的骨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bbitco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