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败名不裂忠义武圣人
关羽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一员名将。他性格刚毅,能忍刮骨之痛;武功卓越,万人之中取大将首级如囊中取物;为人讲求忠信二字,身陷曹营,不为曹操恩威诱惑,日思夜念刘玄德,最后终成其愿。可惜一代名将也有自己的弱点,终被东吴吕蒙白衣渡江袭荆州,铸成一曲让人扼腕叹息的悲歌。
尽管关羽以悲剧为结局,但他在后世却获得了无上的尊荣,甚至被尊为与孔夫子相提并论的武圣人,个中原因,值得探究。
在我国历史上,关羽后世影响颇为深远。统治者崇拜其忠勇神武,为国捐躯的精神;下层民众崇尚其义气云天,坚贞不二之侠义。有清一代,关羽成为人神之首,与文圣孔子齐肩而为武圣,民间各行各业对其顶礼膜拜又甚于孔子。神化了的关羽同真实生活中的关羽存在一定距离,不过从关羽之被神化,可窥见后人对武德之推崇。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永济)人。他自幼喜好打斗结交,不甚喜爱学习,长就魁伟的身材,长须飘飘,人称美髯公。东汉末年,战乱纷纷,关羽逃亡到涿郡。适逢刘备在家乡招兵买马,关羽和张飞作了刘备的侍卫三人结拜为兄弟,发誓“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兵败投奔袁绍。关羽为保护刘备的妻室,被曹操擒获。曹操知关羽是一员虎将,又十分讲求忠信,所以很想使关羽归顺自己。曹操封关羽为偏将军,。关羽是个忠义刚烈之士,当曹操派张辽试探关羽是否愿意降曹时,关羽说:“我非常了解曹公待我很好,但我受刘将军的厚恩,发誓生死与共。我不能背叛他。我今后是不会留在这里的,但我要立功以报答曹公,然后再走。”张辽把关羽的话转报给曹操后,曹操非常赞赏关羽的忠义。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绍在白马展开大战。曹操派张辽和关羽为先锋去攻打袁绍大将颜良。关羽身为先锋,冲杀在前,望见颜良兵车上的旗帜车盖策马上前,手起刀落,将颜良人头斩下,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大喜,表奏关羽为汉寿亭侯。关羽探听到刘备尚在袁绍军中,于是即刻回去收拾行李车马,将曹操所赐印物封存起来。留下书信告辞,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一路上,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历尽千难万险,最后终于见到了刘备。
关羽曾经被流矢射中,左臂被射穿,后来伤口虽已愈合,但每逢阴天下雨,骨头经常疼。医生说“箭有毒,毒人于骨”建议刮骨疗毒。关羽便伸臂让医生开刀。当时他正宴请诸将一道饮酒。虽然臂血淋漓,流满盘器,却毫无惧色,依然割肉饮酒,谈笑自如。性情之刚毅令人肃然起敬。
公元200年,曹操同孙、刘两家在赤壁大战。关羽所率水军是刘备部队主力,在战斗中立下大功。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入川后,就把荆州托付给关羽镇守。关羽也深知荆州对刘备建立伟业的重要,他唯恐荆州有失,处处谨慎行事,严加防守。当时,荆州东面是孙权的势力范围,东吴视荆州为其战略屏障,东吴借荆州给刘备是为孙刘联盟的权宜之计,无意让刘备长期占有。荆州北面是曹操的势力范围。虽然赤壁一战,曹操败退北方,短期内无力大举南下,但荆州是西可取益州,东可捣建康的战略要地,曹操时刻准备着伺机谋取。刘备占领益州的第二年,孙权派遣使者去见刘备,索讨荆州,刘备以得凉州后再还荆州为辞予以拒绝。孙权大为震怒,派大将吕蒙领兵袭夺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得信,亲率大军东下,命关羽进入益阳(属长沙郡,今湖南益阳西)与孙权争夺三郡。双方一时剑拔弩张,一场争夺荆州
关公为什么叫武圣.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