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 年第 2 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 191 期
( )
No. 2 2014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Sum No. 191
§ 政府管理研究§
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公众主观指标体系探讨
张欢1 ,胡静2
(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北京 100875;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875)
摘要: 社会治理离不开公众参与,因此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应格外重视和强调以公众为中心的主观指
, :
标。从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和内容来看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主观指标应包括三个维度社会治理的公平
,
感、社会服务的满意度和社会幸福感分别对应公众对社会治理公平公正性认可、对社会服务的满意程度认
可和对社会总体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认可。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绩效评估; 公平感; 满意度; 社会幸福感
( )
中图分类号: D035 -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0766 2014 02-0120-07
一、创新社会治理与社会治理绩效评估
社会治理具有丰富内涵,创新社会治理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体现在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
上。而从政府工作角度创新社会治理就落实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上两方面均
,
难以直接观察因此创新社会治理不可避免地涉及社会治理评价及工作绩效考核问题。要改进工作绩
,
效必须首先了解目前的水平是什么没有准确的评价和测量就无法改善。①国内外政府改革的经验都
表明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估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②我国“压力型体制”的
,
特点更决定了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非常显著。③为了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就必须针对
社会治理水平对各级政府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而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指标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创新社
,
会治理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将直接决定通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从而营造活力和秩
,
序均衡的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因此一套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有助于有效引导和
,
规范社会治理工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绩效
评估指标体系本身亦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二、绩效评估视角: 政府中心与公众中心
, ,
绩效评估源于企业管理 20 世纪 70 年代后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绩效评估开始在西方各国政府
, ,
广泛应用和全面推行。④目前绩效评估已经成为政府监督日常责任、维持对政策执行控制的基本工具⑤甚
, ,
至由于绩效评估对于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作用被誉为政府“最有效的管理工具”。改革开放后随着行
, ,
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绩效评估开始普遍引入我国各级政府工作中并呈现类型多样、不断创新、指标
( ) , , , ; ( ) ,
作者简介: 张欢 1976—男天津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胡静 1972—
, ,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研究助理。
( )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
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公众主观指标体系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