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这样一朵浪花,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世态炎凉,没有心中忧愤,没有世间争斗,它是那样的清新活泼,那样的令人陶醉,那样的无忧无虑,字里行间渗透着和谐与美好,它就是童心如花、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干行》是一首描写童趣最著名的诗,千百年来,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表现幼男幼女一起嬉戏、天真无邪的场景,使读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过家家等游戏情景,也由此诞生了沿用千年的两个成语,即“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让人体会到那种最真挚、最纯净的美好情感。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则把一个孩童钓鱼的情景写得妙趣横生。“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七言绝句写一个小孩正专心致志地钓鱼,于是远远地向路人招手而不说话。一个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一)》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把乡村儿童玩耍之余会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他们的懂事与好奇。而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里却这样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词充满了浓厚的农村气息。短短数句,把一个顽皮淘气的孩童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从中体味到童心灿烂,童趣盎然。童趣诗写得最为著名的当数南宋诗人杨万里了。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他喜欢描写儿童形象,许多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优秀儿童诗。他在《宿新市徐公店》中写道:“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的前两句,用“篱落疏疏”“花落”“未成阴”描写农村春末夏初的景色。“一径深”的“深”,不仅表现出村舍的错落和宁静,而且为后两句提供了由远及近的视点;忽然从小道深处跑出一群追逐蝴蝶的孩子。“急走”和“追”,让我们想象出蝴蝶翩翩起
古代天真烂漫的童趣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