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怀念我的父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莆怀念我的父亲袁2015年01月09日9时04分,我接到老家堂叔的电话,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我感到有点震惊,因为昨晚还与父亲通过电话,电话里听出他吐字还是清晰,头脑还是较清醒,但我也很快就平静地接受了父亲离世的事实。自前年9月份被确诊患癌以来,历经检验、放疗、吃药、输液和服中药,父亲默默地与病魔相抗争,期间时而好转,时而转危,在经历近16个月后,终因多个器官衰竭而不治,溘然长逝。 膀     父亲生于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在他一岁那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徐州会战后,为了完成对武汉的包围,日本海军舰队溯江而上,从水路进攻武汉,日军第11军在航空兵的配合下,从江南、江北同时向西推进。1938年7月,战线推到了湖口、九江一带,我的爷爷从江边带货回家,在途中遭遇敌机低空投弹,虽只受轻伤,但因惊吓过度,到家后不久撒手人寰,留下我父亲和奶奶孤儿寡母。当时的农村许多地方依然施行的是保甲制和宗法制,爷爷的大哥当时是保长,同时因排行老大,对家族的大小事务有很大的掌控权,在爷爷去世后,爷爷的大哥希望奶奶为他续弦,但遭到奶奶的拒绝,他因此怀恨在心,最后竟使用诡计,将奶奶卖到了三十里外的一户人家。年仅三、四岁的父亲便成为了无父无母的孤儿,靠曾祖母抚养长大。奶奶后来多次跑回探子,但因阻挠重重而不得见,后因忧郁过度而过早离世。 蒀制作爆竹是许家畈的祖传手工业,制作过程包括切纸、卷筒、切筒、塞底、填药、插引、紧口、编爆等多道工序。年少时的父亲跟着其它长辈一起从事爆竹制作。从十岁起,为了将爆竹送到四叔家,父亲时常携带大袋的爆竹,独自步行几十里的路。 膅1950年10月,我的曾祖父去世,享年61岁,父亲时年14岁。 芅1951年5月,韩战爆发后近一年,中国政府招募人员入朝参战,父亲的堂哥(爷爷大哥的长子)因不堪继母的虐待,只身前往县城投军,不久战死于朝鲜,父亲成了房族的长子长孙。 薁1957年,父亲20岁,娶邻村唐氏女子为妻。翌年,前母有孕。当时农村在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集体劳动成为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父亲在生产队劳作,前母中午送饭,路遇熟人,问欲何往,答曰:“送劳饭”,碰巧被某乡干部听到,他硬要说前母说的是“送牢饭”,当晚即组织批斗,当着全村上千人的面进行指责和谩骂。前母不堪羞辱,回家后悬梁自尽,父亲痛失孕妻。 羈1958年夏,农业合作社变成了人民公社,当年冬天,粮食供应就出现紧张,爷爷的大哥这种背景有污点的人自然成为最早被断粮的对象,在前往县城投监被拒后,饿死在回家的半路上。 膈1959年上半年,粮食供应紧张进一步加剧,父亲只身前往600里外的江西修水,投奔房族里的一个堂叔,一路上竟奇迹般的没有遇到任何盘问和阻拦。到修水后,父亲在一个国营林场工作,每天伐木运料,虽有筋骨之劳,但无体肤之饿,而且多干几年有可能转为国家工人。 芅1959年冬,曾祖母去世,父亲在江西没有得到消息。 羂1961年,在毛泽东的表面支持下,曾希圣在安徽试行包产到户的责任田制,在林场工作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动身返回家乡。 蚀1962年,经人介绍,父亲与母亲结婚,是年父亲26岁,母亲25岁。 羇1962年冬天,责任田制被取消,农村按“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进行集体经营,相对于公社制,政策还是要宽松

怀念我的父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6-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