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友人捐角膜3中国患者重见光明目前,我国因眼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约有400万人,由于眼角膜资源稀缺,全国每年只能进行不到5000例眼角膜移植手术。需求与供体之间的巨大反差,使许多患者不得不无奈地生活在黑暗世界。全国每年至少应实施30万到40万例角膜移植手术,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然而,因为捐赠的角膜严重不足,每年实际进行的手术仅约5000例。全国约20个眼库,几乎都是空库。在一些欧美国家,捐献眼角膜成了人们的共识和“逝后意愿”:源源不断的新鲜角膜让无数人重获光明。人口只有1500万的斯里兰卡,志愿捐献角膜者超过500万人,已向57个国家捐献了5万多枚眼角膜,至少10万盲人因此受益,重获光明。2007年大年初六,一名斯里兰卡老人停止呼吸后,他捐献的一对眼角膜,被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作为国礼郑重赠给中国。这两枚眼角膜的捐赠者是斯里兰卡一位53岁的男性。中国红十字会后来将这两枚眼角膜转交给北京同仁眼科医院,其中一枚使一名自幼患眼角膜白斑的18岁女孩重见了光明,另一枚则被植入一位20多岁的男性圆锥角膜患者眼中,使其摆脱了黑暗。美国每年至少有10万枚捐献眼角膜,其国内患者仅使用4万多枚,其余5万多枚就能捐赠给其他国家的眼疾患者,受捐国家只要自掏运费就可以了,但我国目前没有相应部门来受理此事。 斯里兰卡的国际眼库闻名于世,省红十字眼库昨与之首次实现跨国慈善合作 ●华西都市报记者程渝摄影报道 ●斯里兰卡总统4年前访问中国时,曾将两枚眼角膜作为“国礼”捐献给我国,成为两国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目前我国因眼角膜疾病致盲患者约400万,因眼角膜资源稀缺,每年只能进行不到5000例眼角膜移植术 ●4个小时后,3名患者的角膜移植手术顺利结束。3名患者的视力将随之改善 昨日上午,在成都医学院附属康桥眼科医院,3位幸运的眼角膜患者接过“光明”接力棒,成功地接受了眼角膜捐赠手术。 与以往不同的是,昨日的眼角膜来自遥远的斯里兰卡。 为延续光明 异国眼角膜飞抵成都 昨日凌晨,中国器官捐献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慈善总会晓明眼库基金创始人、中国著名角膜移植专家姚晓明博士风尘仆仆地乘飞机抵达成都。 他此行是受斯里兰卡国际眼库的委托,将两枚珍贵的来自斯里兰卡的眼角膜,捐赠给成都医学院附属康桥眼科医院。 斯里兰卡的国际眼库闻名于世。据《人民日报》报道,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4年前访问中国时,曾将两枚眼角膜作为国礼捐献给我国,成为两国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两枚眼角膜的捐赠者是斯里兰卡一位53岁的男性。中国红十字会后来将这两枚眼角膜转交给北京同仁眼科医院,其中一枚使一名自幼患眼角膜白斑的18岁女孩重见了光明,另一枚则被植入一位20多岁的男性圆锥角膜患者眼中,使其摆脱了黑暗。 两枚眼角膜 来自两位逝者爱心捐赠 今年年初,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工作 人员应邀到斯里兰卡参观考察时,斯里兰卡Silva夫人得知四川省红十字眼库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已成功获得79例角膜捐献时,十分惊喜。 得知中国眼角膜捐献工作远远不能满足角膜移植病人的需求时,Silva夫人当即表示,愿意支持中国眼角膜捐献事业,斯里兰卡国际眼库今后将不定期向中国捐赠眼角膜。 此次姚晓明先生带来的两枚眼角膜,正是来自两位斯
眼角膜捐献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