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赋得暮雨送李胄(高中诗词阅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赋得暮雨送李胄[注]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应是诗人的朋友。,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首联照应题目,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送别时的天气,渲染出凝重沉郁的气氛。   ,“海门深不见”的“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深不见”指海门水深而不见底;“浦树远含滋”指远处两岸的树笼罩在细雨中。“深”和“远”渲染出迷蒙暗淡的景色。   ,强烈表达惜别之情。结句“沾襟比散丝”的“散丝”即雨丝,一个“比”字将泪和雨交融在一起,情景完美结合。   “微雨”起,以“散丝”结,中间选取了“暮钟”、“重帆”、“迟鸟”、“海门”、“浦树”等一系列的意象,形成了浓重、阴沉的压抑氛围,烘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雨”写景抒情相当巧妙,请简要分析。 (6分)。(6分)(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两句通过描写黄莺和燕子的活动来传达早春的信息。(2)杜甫《登高》中“        ,        ”两句抒发长年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了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3)杜牧《阿房宫赋》一文最后“        ,        ”两句委婉地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揭示了文章主旨。(3分)(“深不见”指海门深远而看不见)2.(6分)①用叠音词“漠漠”写细雨弥漫,“冥冥”写细雨迷蒙。②写帆因雨湿而重,鸟因羽湿飞迟。③不用一个“雨”字而处处有雨,这迷蒙沉寂景象打上了诗人情感烙印,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每点2分,意合即可)3.(6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0分)

赋得暮雨送李胄(高中诗词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73 KB
  • 时间2019-06-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