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概论光盘资料(定稿)
《会计学概论》教学课件素材
目录
一、教材电子教案
二、背景资料
三、各章思考题、练习题、案例指导性答案
四、试卷
五、课时设计及课程安排
六、相关学科前沿论文
一、教材电子教案(PPT)
(见《会计学概论课件》)
二、背景资料
对于与会计学相关的教材建设,目前比较成熟的看法是分成三个部分:会计学专业教材建设,财务管理专业教材建设,非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教材建设。前两个部分是按照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核心课程的要求开展教材建设,而非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也应该把会计学、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学科核心课程。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开展本科教材建设工作中,非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教材建设仅仅确定了两本教材:会计学概论、财务管理概论。本书即为其中一本。
本书是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是专门为我国高等院校非会计学专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它不仅可作为非会计学专业学生教学之用,而且可以作为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非会计人员的培训教材。本书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也是该委员会唯一一套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一本。
本书涵盖了“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的大部分内容。其中,前三章是基础会计的内容,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记账原理和会计循环;后十章是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主要介绍会计六大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利用,但并非是两本书的简单相加。
作为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教材,其侧重点有所不同。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的角度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是为了将来去做会计,而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是利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去从事经济管理,是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学会计。因此,本书主要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理解各项会计指标的经济含义,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各项会计政策和阅读会计报表。基于这一目的,本书在编写时,只注重讲解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处理中各项政策与方法的选择等内容。
本书是在我国新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发布之后编写的,全部内容都充分体现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国际趋同的要求,在内容和编写思路方面都是一次尝试。
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被称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世界通用的,没有国界的,其科学性是非常强的,因此,也是比较稳定的。在学习中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会计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章的内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做到
“精讲多练”,多做习题和案例,以便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会计学的学习兴趣。
三、各章思考题、练习题、案例指导性答案
第一章总论
【思考题
。
答: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可概括为;
(1)财务会计以计量和传送信息为主要目标
财务会计不同于管理会计的特点之一,是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
人、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会计信息。从信息的性质看,主要是反映企业整体情况,
并着重历史信息。从信息的使用者看,主要是外部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
和政府部门等。从信息的用途看,主要是利用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管理
会计的目标则侧重于规划未来,对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以及加强事中控制。
(2)财务会计以会计报告为工作核心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会计报表作为最终成果。会计信息最终是通过会
计报表反映出来。因此,财务报告是会计工作的核心。现代财务会计所编制的会计报表是以
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而编制的通用会计报表,并把会计报表的编制放在最突出的地位。而管
理会计并不把编制会计报表当做它的主要目标,只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选择的或特定的管理信息,其业绩报告也不对外公开发表。
(3)财务会计仍然以传统会计模式作为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
为了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财务会计还要运用较为成熟的传统会计模式作为处理和加工信息的方法。传统会计模式也是历史成本模式,它依据复式簿记系统,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采用历史成本原则。
(4)财务会计以公认会计原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为指导
公认会计原则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准则,是组织会计活动、处理会计业务的规范。公认会计原则由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所组成。这都是我国财务会计必须遵循的规范。而管理会计则不必严格遵守公认的会计原则。
,并说明他们怎样使用会计信息。
答:
股东。他们需要评价过去和预测未
卜词琐记.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