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章节声现象知识点和历届中考题目.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声现象
知识梳理
声音的产生
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规律
传播形式
声现象
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声音的感知过程
声音的特性
音调:决定因素
响度:决定因素
音色:决定因素
来源和危害
噪音
定义
防治
声音的利用
声传递信息
声传递能量
考点与知识点讲解
1、声音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
(2)振动可以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
(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被人耳接收,人就听到了声音。在真空状态下,因为发声体周围没有介质,无法形成声波,因此不能将振动向外传播,也就不能传声。
3、声速
(1)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
(2)规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原因是:介质不同,其传播声音的性质、方式也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
(3)15℃时,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4、回声
(1)形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会绕过去,遇到较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听起来更响亮。因此,在一般条件下,我们距离障碍物至少17m才能听到回声。
(3)应用:可以利用回声测距离,如测海底的深度等等,在利用回声现象求人距离声源的距离时,如果用s表示距离,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声速,则s=vt/2
5、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项目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声音的特征
影响因素
频率
振幅和距离
发声体本身、如材料、发音方式等
描述
尖细或低沉
响亮或微弱
改变方法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
改变力的大小
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等
描述
如尖锐刺耳
如震耳欲聋
如“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
1、频率:是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为Hz
2、振幅:是指物体振动时偏离中心位置最大距离
6、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声源,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
(1)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并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声波传到耳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2)骨传导:声音也可以通过骨骼传声,这种

第一章节声现象知识点和历届中考题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追风少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