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参
赛
指
南
共青团东北农业大学委员会
二○○九年四月
目录
1、前言 2
2、基本原则 3
3、参赛要求 3
4、申报方式和赛程安排 4
5、参赛作品提交规范 4
6、全国组委会声明 5
7、课题选择指南 6
8、学术论文撰写指南 14
9、调查研究报告撰写指南 25
10、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26
11、评审工作的基本原则 32
12、评审标准 32
前言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
“挑战杯”每两年举办一次,自1989年以来已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举办过十届,特别是近几届每届参赛高校都在300余所,参与的新闻媒体30余家。
为了培养我校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规范我校学生参加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的秩序,学校出台了《东北农业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管理、奖励实施办法》规定:“;;; ;;。”
我校参加“挑战杯”有悠久的历史且战绩不俗。自1991年第二届大赛开始参加时便获得国家三等奖的好成绩;1995年获国家鼓励奖;1997年我校获两个国家三等奖,一个国家鼓励奖,这在当时获得了全国农业院校中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近三届的比赛中,我校共有5支团队荣获国家级奖励,13支团队荣获得省级奖励,我校连续三届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奖。
基本原则
(一)活动目的:引导和激励我校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二)基本方式:组织学生申报课外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经专家评审,筛选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的优秀作品对作者予以奖励并向黑龙江省赛区推荐参加全国决赛。
参赛要求
参赛对象为在校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研究生。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理、工、农、医学)(鼓励研究生以导师或本人的课题申报)、社会科学类(含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三大类。
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申报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书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申报总人数不得超过8人)
学位论文和已获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术课外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申报方式和赛程安排
竞赛由参赛者自主申报,经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确定获奖作品。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全省、全国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竞赛网站//0>.。
参赛者向校团委申报立项,按规范填写作品申报书,可自行登陆学子在线(////.
赛程安排:
日期 活动内容
3月25日?3月30日 项目申报
3月29日?4月14日 提交作品申报书
5月20日前 提交初赛作品(包含电子版)
6月上旬 公布初赛结果
6月上旬?6月中旬 完善复赛作品
(做相应调查、实验)
6月14日 提交复赛作品(包含电子版)
参赛作品提交规范
作品申报书样本可登录学子在线自行下载,复印规格为A4。各参赛队提交的所有文字资料必须用打印件。
参赛者须认真阅读《参赛指南》,按要求完成作品的制作。
精心排版,作品打印输出,统一采用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