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苹果公司透视跨国公司避税和反避税探究.doc从苹果公司透视跨国公司避税和反避税探【摘要】2013年5月21日美国苹果公司被指利用税法漏洞避税数十亿美元,再次掀起跨国公司避税浪潮,一些欧洲国家政府、经合组织等机构正在研究,如何采取措施,以弥补税法漏洞,打击跨国公司避税行为。【关键词】跨国公司;避税;反避税一、从苹果公司透视跨国公司的主要避税手段苹果公司(AppleInc.,NASDAQ:AAPL)不仅是开发产品的天才、创新商业模式的天才,同时也是避税的天才。2011年苹果的利润为340亿美元,但只缴纳了33亿美元的现金稅,%o按照美国税法的规定,,大部分的营收应适用35%的联邦税率。然而苹果税前收入中的三分之二被算在海外分公司账上。这部分收入只要不汇回美国,就不需要在美国纳税。据测算,%,大大拉低了整体税率。为了实现这种避稅魔术,苹果利用了美国的税法漏洞和海外不同国家之间的税法差异,收入从美国转移到爱尔兰,爱尔兰转移到荷兰,最后转移到加勒比岛国,在整个收入转移过程中,只需要缴纳荷兰低廉的交易税和部分爱尔兰低廉的所得税。从而做到"在有关税率最低的地方交相应种类的稅”O美国公司所使用国际会计策略在专业上被称为转让定价(TransferPricing),指的是关联企业之间通过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等定价巧妙的交易,进行资金的转移。一名会计专业人士表示,在跨国经济活动中,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进行避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进行稅务筹划的方法。其实现的原则是通过各种交易将利润向低稅率国家转移。《赫芬顿邮报》5月31日称,亚马逊2012年在英国赚了40亿英镑,却仅支付240万英镑的公司税,谷歌英国在2011年的收入为27亿英镑,但只给英国政府支付T600万英镑公司稅。实际上,现在众多跨国企业都在实施“在最能挣钱的地方挣钱,在税率最低的地方纳税”的避税原则。一个跨国公司通常会将全球得到的大部分收入或利润放在所得税低的国家,而将大部分的成本放在税负较高的国家。这种行为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以及跨国公司的发展与民族国家之间税收协调的进展不一致造成的。这种行为虽然不违法但的确不道德,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而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不仅要堵住自己国家税收的漏洞,还要加强国际协调。、跨国公司避稅所带来的危害1、各国稅收流失严重。利用全球化的优势来避税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常态,这对世界到底带来多大危害,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称,欧盟各国每年因非法欺骗和不可接受的逃税而损失的收入高达1万亿欧元。而中国有关的研究报告称,中国每年因跨国公司避税损失高达300亿元人民币。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对发展中国家伤害尤其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税收对保障其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如果税收流失严重,会影响社会正常发展。2、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避税天堂的存在使跨国公司大规模逃税轻而易举,但对社会来说无人有益:它通过空壳公司打造隐秘的幕布,助长了逃税,支撑着贿赂腐败官员的全球行贿体系,向毒贩、军火商以及恐怖组织支付资金;随着更多跨国企业采取类似谷歌、苹果、亚马逊、星巴克等的跨国避税手段,全球GDP总量中越来越大的比例,被巧取豪夺的跨国公司所攫取,而原本可起到财富调节作用的税收体系却无能为力,这必然导致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局面。三、苹果公司引发各国反避
从苹果公司透视跨国公司避税和反避税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