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文化的大一统.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中国文化的大一统一、秦汉帝国的文化定势二、大一统帝国思想意识形态的确立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四、帝国文化的对外拓展五、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创立一、秦汉帝国的文化定势1、秦帝国的建立基础: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九卿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实行郡县制2、秦朝的文化变革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修秦律3、,,,略通“五尺道”4、阿房宫和秦陵的修建5、汉对秦、楚文化的继承汉代文化的特点是对秦、楚文化的双重继承,是北方黄河流域文化与南方长江流域文化的又一次大整合。汉代文化中,在治国制度上表现出明显的继承关系,在乐舞及文学方面则有着一脉相承的楚文化遗风。二、大一统帝国思想意识形态的确立秦始皇——法家主张:暴力方针,利用严酷的刑罚来限制人民的言行。汉高祖——道家主张:黄老道家思想,主张清净无为,同时也倡导儒家的仁政。汉武帝——儒家主张:仁政,法治相配合,儒法兼施。1、焚书 2、坑儒3、霸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时期,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罴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结论: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仁义、谦让、讲孝道、讲信用等,也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道德理论观念。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今文经”,指战国以来通过口传心授,传诵下来的,以当时通行隶书抄录的儒家著作定本。“古文经”,指先秦时期用六国文字书写的儒家典籍。经学是汉代至清代的官方哲学汉武帝时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东汉时增加《孝经》《论语》,合称“七经”唐文宗时,并入由《春秋》分出的“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gu梁传》,以及由《礼》分出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加上《尔雅》,成为“十二经”宋代时,增加《孟子》,“十三经”正式形成区别:古文经强调“经世致用”,认为孔子是古代文化的保存者视角是政治的,把经书的“义”与政治联系起来,尊崇孔子,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的“素王”注重微言大义,学风活泼汉武帝至西汉末年居官学正统地位今文经以六经为史料,注重考据视角是历史的,讲究文字训诂,着重探讨经文本义,主张复古古文经学尊崇周公注重典章考据,学风朴实东汉至东汉末年“古文经学”占上风四、帝国文化的对外拓展1、张蓦通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沟通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汉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进攻匈奴公元前119年打通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交通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丝绸之路西方: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东方: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3、丝绸之路线路北路:阳关(今甘敦肃敦煌西南)——鄯善(今新疆罗布泊附近)——南山(今昆仑山)北面——莎车(今新疆莎车)——葱岭(今帕米尔)——大月氏(今中亚阿姆河)——安息(今伊朗)南路: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车师前国(今新疆吐鲁番)——北山(今天山)南面——疏勒(今新疆喀什)——葱岭——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东端费尔干纳)——康居(今哈萨克

中国文化的大一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5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6-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