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甬台温线站前工程Ⅳ标段山后隧道(DK244+063~DK247+929)施工应急预案编制:任光强复核:赵源林批准:王立新中铁十局集团甬台温铁路工程指挥部二OO七年一月十八日山后隧道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山后隧道地质条件复杂,位于丘陵地带且濒临海岸线,所以存在突发性灾害。为确保工程遇到突发性灾害时应对措施及时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成立专门的应急救援机构,处理突发事故和人员救援工作。一、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1、组织机构(1)、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王立新常务副组长:周如彬副组长:廖金林、韩圣允、樊书信组员:李晋石、戈红军、吕胜平、赵永浩、沈家君、方明、曾令中、杨永、佘玉发、陈中福、侯立凤、王文超、刘宝丰、梁国强、廖建华、沈焕培、蔡良瑞(2)、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见“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警组通讯联络组救护组疏散引导组行动组突发性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框图2、管理职责(1)救援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施工风险的预防、控制、扑救、查处的管理指挥工作。负责调集人员、救援物资、车辆,抢救生命财产,事故现场的指挥工作。负责人:赵永浩(2)行动组:主要是在施工现场看见或听见塌方、火情、涌水等事故,要立即召集施工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护,尽可能把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派人迅速报告项目领导。平时负有监督、检查、纠正违反程序或技术规定的行为。负责人:刘宝丰、梁国强、廖建华。(3)报警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听从第一到达事故现场领导的命令。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单位门口和交叉路口迎接救援车辆。负责人:候立风。(4)通讯联络组: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领导指令和有关情况,对内要告知事故发生情况,如发生伤人或塌方等事件,要对外联络,通知人员和救援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抢救。负责人:沈焕培、蔡良瑞(5)疏散引导组:事故发生时,疏散组长应立即带领本组人员弄清本工程疏散出口和消防通道情况;引导施工人员正确逃生;在要道关口处设专人指挥,克服拥挤情况。负责人:王文超(6)救护组: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救护伤员,送往医院医治伤员和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负责人:方明3、指挥中心地点指挥中心设在浙江省温州市乌牛镇马岙村中铁十局集团甬台温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项目部办公室。4、联系电话项目部值班电话:0577-67309393指挥部调度电话:0577-56771308报警电话:110救护电话:120常设领导小组电话序号姓名组内职务电话号码/手机职务1王立新组长**********指挥长2周如彬常务副组长**********项目经理3廖金林副组长**********副指挥长4韩圣允副组长**********副指挥长5樊书信副组长**********项目书记6戈红军组员**********工指安质部长7李晋石组员**********工指调度8吕胜平组员**********工指安全负责人9赵永浩组员**********项目副经理10沈家君组员**********项目总工11方明组员**********项目副经理12杨永组员**********工程部长13曾令中组员**********安质部长14王文超组员**********办公室主任15佘玉发组员**********物资部长16刘宝丰组员**********领工员17廖建华组员**********领工员18侯立凤组员**********调度二、隧道避难措施在隧道内的适当场所除要准备相当数量便携式器具、呼吸用保护器具外,还必须准备有相当数量包括避难梯子、安全绳索、避难袋等避难器具,以便在发生异常时能供作业人员使用。同时,要避难和救护人员清楚紧急之际所设置的各种避难急救场所,在这种场所要布置指示灯或用荧光涂料等显示出来。而且,对这类装备的场所和器具的使用方法都要大家详细知道,同时,还必须经常保持有效和清洁。呼吸用保护器具,是在因有火灾、可燃性气体爆炸、燃烧、喷出等而发生的缺氧环境中进行躲避时备用的,这类简易扩护器、呼吸用保护具、一氧化碳面罩(在缺氧空气中无效果)等的准备数量,必须要多于在作业地点附近工作的作业人员数。在距掌子面500m外设置以做备用。便携式照明器具及其它器具,在距掌子面100m以外设置。在工程施工中,为了使有关作业人员及周边人员能迅速知道在隧道内的冒顶、异常涌水、火灾、岩爆等突发事件,要设通话装置和警报设备,而且,还必须将设置的场所和使用方法让有关作业人员周知。三、救援措施1、救护计划在发生灾害时或人员被关闭在隧道内时,制定能够将洞内被困作业人员迅速救出救护的措施。在隧道内由于发生紧急事故造成有受伤灾害时,或作业人员逃避迟缓被关闭在隧道内时,要迅速向有关部
山后隧道应急预案概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