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671—8178(2002)04—0066—04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与Carvedilol干预治疗
杨立明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二系,湖北孝感 432000)
[摘要]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存在心肌细胞凋亡;认识和研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诱发因素及其基因表达与调控对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示其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Carvedilol治疗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2—10—14
[作者简介] 杨立明(1968-),男,湖北汉川人,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二系副主任,主治医师,主要研究心血管内科、教学管理。
目前临床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尚无疗效确切的防治措施,因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ia/repefusion Injury,IRI)一直是心脏病学应用基础研究的一个热点。近来研究发现IRI可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研究IRI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对于防治IRI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拟就IRI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证据
早在1994年Gottlieb等[1]的研究发现缺血30分钟再灌注4小时出现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凋亡是再灌注损伤的特征之一。Fliss等[2]采用ISEL和琼脂糖电泳技术也确定了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中均有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和DNA梯带。临床上Sarate等[3]对接受过成功溶栓治疗的AMI尸解心脏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DNA断裂广泛形成。以上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存在心肌细胞凋亡现象,心肌细胞凋亡是IRI心肌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发生在IRI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认识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对防治IRI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二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心
肌细胞凋亡的诱发因素
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
心肌细胞可合成TNFα。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组织局部产生的TNFα增加。 Krown等[4]的实验显示TNFα能诱导体外培养的成年兔心肌细胞凋亡;而新生兔心肌细胞因不表达TNFR,对TNFα的刺激不出现凋亡效应;这说明IRI中TNFα具有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的效应。
2、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Gottlieb等[1]研究发现,再灌注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引起呼吸曝发,产生大量氧自由基,而凋亡相应明显增多。Turner等
[5] 心肌细胞培养实验发现低浓度的甲萘醌和H2O2导致大量DNA片段化和caspase活化,引起心肌细胞凋亡。以上研究说明活性氧有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效应。
3、Ca2+
Ca2+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物质,它在细胞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依赖于其细胞内适应性调节,即在刺激信号作用下迅速达到所需要的生理浓度,在完成刺激反应后膜钙转运迅速恢复正常浓度。Chen等[6]在离体新生鼠心肌细胞凋亡研究中发现胞内Ca2+增高,心肌细胞凋亡也增加,而应用钙阻滞剂细胞凋亡明显减轻,说明细胞内Ca2+稳态失衡触发心肌细胞凋亡。
4、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与Carvedilol 干预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