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5、中彩那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5、“拮、寐”等6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把握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本单元的主题是“以诚待人”,体会父亲诚实、“道德难题”之难教学准备学生: ~3遍。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教师:自制课件。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师生活动)教学重构(修改意见)第一课时活动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今天我们学习,一起读课题──(齐读)。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设计意图:本课导入开门见山,简单明了的交待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走进阅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活动二:整体把握,学习生字词。 。(预设难读的:拮据梦寐以求馈赠)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个别练说,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明白叙事性的课文可以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小结。【设计意图: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学习本课的学生刚刚进入四年级,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词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内容还存在难度,所以教师根据学生已知的内容随机点拨,指导方法,使“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项训练落到实处。】活动三: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 :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了这一牵动全文的问题,则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提问,让学生抓住这个问题理解课文,理解父亲,理解诚信。】,圈画有关词句。【设计意图:此环节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默读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课中保证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默读,独立思考,阅读圈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1)抓相关词句,探寻“难”的原因◆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父亲不知道是留下车,还是将车还给库伯。) ◆是留还是还?我们先来探寻留车的理由有哪些?【设计意图:只有深入了解到父亲留车的种种理由,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父亲还车时的抉择之难。】课件出示: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重点品读“拮据”) 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重点品读“梦寐以求”) 【设计意图:学习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方法,并通过品读词语,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也为体会下文父亲艰难抉择的表现作铺垫。】◆指导朗读。【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侧重指导语气、语调、节奏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扣重点词句,从父亲神态和动作上品析“难”的表现。句子一:“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重点扣住描写神态的词:“神情严肃”) 句子二: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重点扣住描

5、中彩那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