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中有八个前鼻韵母和八个后鼻韵母,在最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对两组鼻韵母的读音分辨不准,其中最容易出错的后鼻韵中的“eng、ueng”的发音,大部分同学都没能正确的发出这两组音。总结起来最关键的还是是没有掌握好鼻韵尾“-n”和“-ng”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其中“-n”叫做前鼻韵尾,“-ng”叫做后鼻韵尾,它们的发音部位和方位有很大的区别。 1、前鼻音的发音:an、en、in、un、ian\uan\vn\van叫做前鼻韵母,末尾的“n”叫做前鼻音韵尾。发“-n”音时,舌头往前伸,舌尖顶住上腭前部即上齿龈,声带振动并让气流从鼻腔出来。an、en、in分别是a、e、i与鼻韵尾“n”合成的。例:an的发音,先发a音,此a为前a,然后舌尖很快顶住上腭前部,让气流从鼻腔出来。能发好的关键是要加长韵尾的发音。其余前鼻音发音均可照此发。 2、后鼻音的发音:ang、eng、ing、ong、iang、uang、ueng、iong是后鼻韵母,它们末尾的“ng”叫后鼻音韵尾,发“-ng音时,舌头往后缩,舌根顶住上腭后部,软腭下降,形成阻塞,最后让气流从鼻腔里出来。ang、eng、ing分别是由a、e、i与鼻韵尾“ng”合成的。例如:ang发音时先发a音,此a为后a,紧接着舌头后缩,舌根抬起顶住软腭(舌根往后缩),让气流从鼻腔里出来。 总之最重要的就是:发前鼻音时舌头要尽量往前伸并向上抵住上腭,而发后鼻音时舌头要尽量往后用力并且尽量在放于下腭处。两组音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均有很大差别,只要能认真揣摩、多听多练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我是如何辨别前后鼻音的在采用拼音输入法进行电脑打字时,南方人普遍遇到两大障碍,一是卷舌音,一是鼻音。对于前者,倒还可以解决,因为南方人即使普通话讲的不甚标准的人,对于卷舌音与非卷舌音还是很容易就区别出来的,只不过是对某个字是否卷舌音常常一时难以把握。只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作些记忆,还是不难解决的。而对于后者,尤其是前鼻音与后鼻音中的in和ing、en和eng,南方人常常一筹莫展。即使理论上知道,前鼻音舌头该放哪个部位,后鼻音舌头该放哪个部位;面对着拼音,也能够准确无误地区分他们,甚至能够很标准地读出他们在读音上的区别,但是一旦没有了拼音,面对着的仅仅是一个个的方块字,相信绝大部分南方人都会难以判断他们的归属(非常熟悉与常用的字除外)。如“贫”与“平”,“民”与“明”,“音”与“英”,“根”与“庚”南方人读来全都一样,根本辨别不出有什么不同。为此在各种拼音输入法中大多设置了“南方模糊音”功能,为南方人解决了这一障碍。但是大家都知道,供选择的字词越多,选择的时间就越长,输入的速度就越慢。尤其是采取整句输入时,供选择的范围越大,辨别率就越低,差错率就越高,那么需要修正的地方就越多,输入的速度自然就越慢。面对这一障碍,我们南方人几乎一筹莫展,因为我们先天不足,后天再如何调养,也无法十全十美。难道我们就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跨越这一障碍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早在三十年前就找到了一种办法,而且是一种土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跨越了这一障碍。三十几年前,我学写旧体诗词时对其中的一些韵脚怎么也分不清究竟有什么区别,因为用普通话去读给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只有注上了拼音才发现他们在现代汉语中分属前鼻音与后鼻音,根本不属一个韵,确实不可以混押。但一离开拼音我就很难辨别
如何区分前后鼻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