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doc:..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610091摘要:护理人员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原因导致护士的职业性损伤频发,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紧张而无规律的生活以及育接与病人的血液、体液、开放性伤口接触都给护士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但许多护士对职业危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为进一步强化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我们从危害因素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应对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护丄的职业防护意识,避免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可有效的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牛。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经常暴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如: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导管等,还有各种理化损伤因子,如:光、热、电磁辐射等及工作压力的影响,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即职业暴露。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而面临着职业危害(如牛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心理社会危害),其中艾兹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牛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⑴。职业暴露导致的伤害不仅宜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同时也严重危害医务人员的心身健康。继2003年SARS流行中医务人员暴露感染事件己引起国家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曾报道了多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伤害事件。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及等因素,制约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工作的发展。因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不容忽视。、病毒等。细菌主要有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血液、尿液、粪便、积液、脓液等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也可存在病人的衣物及用过的器具中。、艾滋病病毒、冠状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及血液中。细菌与病毒可通过病人的呼吸道、排泄物及血液污染环境,使医务人员受到感染。、高温、光、电离辐射。女山X线、非电离辐射、微波、超声波、紫外线等以及锐器切割伤、针刺伤等。针刺伤是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害护士被污染的针头刺伤率较高,据专家估计,到2005年底我国HIV感染人数653例。而2000年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HIV,24人是护士。%o据报道, [2]。经血液传染的疾病还有HIV、HCV及HBV等。据国内几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的医务人员工作中有被锐器刺伤的历史,%。,搬病人、用物。用力不当,不正确的弯腰,造成肌肉骨骼损伤。超时静立、走动,引起静脉曲张等。、意外伤害、死亡等社会环境,影响护士情绪,病区普遍存在护士编制少、工作量大、超负荷的工作。病人对护理服务要求逐日提高,医疗纠纷的增多,给护士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麻醉剂、化疗药品,如氯制剂、醛类、细胞毒类化疗药等。
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