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土地荒漠化之风蚀荒漠化.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土地荒漠化之风蚀荒漠化“荒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和干旱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土地退化”。从荒漠化成因而言:直接原因为过耕、过牧、砍伐森林以及灌溉活动,间接原因为人口增加(或减少)、气候变化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风蚀指地表松散物质被风吹扬或搬运的过程,以及地表受到风吹起颗粒的磨蚀作用。干燥的土壤和地表上空相对稳定的风力是发生严重风蚀的主要条件。风蚀的主要形态为吹扬、跳跃、滚动、磨蚀和擦蚀。 风蚀荒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在我国分布约160×104km2,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区,在各类荒漠化土地中是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在半干旱区风蚀荒漠化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以西至西北的大片土地。在半干旱区,大体分布在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磴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东部知道肃北蒙古族自治区呈连续大片分布。荒漠化是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所致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干旱的亚湿润区土地退化过程。因此,它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2方面的影响。联合国曾对荒漠化地区45个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由于自然变化(如气候变干)引起的占13%,其余87%均属人为因素所致。中国科学院原沙漠研究所对现代风蚀荒漠化的成因类型做过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北方地区现代风蚀荒漠化土地中,%%过度,%%,这说明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的激增及自然资源利用不当而带来的过度放牧、滥垦乱樵、不合理的耕作及粗放管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导致了土地荒漠化。河泛低地绿洲带,控制风蚀的主要因素即植被盖度。在绿洲与戈壁的过渡带风蚀强烈,大量的熟化土壤被风带走,残留植物的露根高度达100~800毫米,局部地区有流动沙丘侵入;在绿洲内部,局部地区的风力作用已经破坏地表植被形成了贯穿绿洲的通风廊道。  植被盖度大的区域斑块个数少而平均面积大、风蚀廊道条数少且连通度低,同时平均周长面积比相对较小;植被盖度小的区域则相反。这从宏观上表明:风蚀强度同植被盖度、斑块个数、风蚀廊道多寡及平均周长面积比间有相关性;植被斑块由大变小的过程中,平均周长面积比逐渐变大,面临着单位面积植被承受更多风沙流能量和植被内部稳定性下降的双重危险。  具体而言,植被斑块作为干扰风蚀的因子,最直接与风接触的位置是斑块的边缘,准确地说就是植被斑块迎风面与裸地接触的位置及植被斑块间风蚀裸地(廊道)与植被接触的位置。这些边缘位置是受风蚀最危险的地方。土壤风蚀是危害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风蚀造成的草地、农田退化,不仅使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而且还严重破坏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风蚀问题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是当前土壤风蚀研究关注的热点。西部大开发与生态水资源合理利用刘奉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9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陕、甘、青、宁、新5省(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3,森林覆盖率仅

土地荒漠化之风蚀荒漠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