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讨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讨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doc:..探讨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吴方春浙江省瑞安市妇幼保健院浙江325200摘要:目的是硏究新牛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主要通过选取该院自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40例重症监护室的败血症新牛儿,对140例患儿按照血培养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其中早发型72例,晚发型68例,对比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新牛儿的临床特征。得出的结论是早发型败血症新牛儿的最为主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和B族链球菌,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造成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因此产妇在产子之前进行B族链球菌阳性检验,从而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关键词: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引言对于新生儿来说,败血症是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倘若若治疗的不及时,新牛儿死亡现象就会出现。同时,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感染的时间不同,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感染在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明确新牛儿病以及新牛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常见的致病菌和患儿药敏情况,对于预防和治疗新牛儿败血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140例重症监护室的败血症新牛儿,对70例患儿按照血培养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其中早发型72例,晚发型68例。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72例,男38例,女34例,出牛最小2d,最长25d,平均年龄为(±)d;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68例,男34例,女34例,出生最小Id,最长26d,平均年龄为(±)do两组患儿在性别、出生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2、 方法确诊新生儿败血症,以双份血培养呈阳性并且具有败血症相应的临床表现作为诊断标准,该标准遵循在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提出的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应标准,再依据患儿的年龄将病情分为两种类型:不超过7d的为早发型败血症;超过7d的为晚发型败血症。经过敏感抗生素治疗10d后,如果新生儿再岀现败血症症状,而且再次血培养出新的菌种,那么就可判断是多重细菌感染败血症,其标准是新生儿的份血标本同时培养出两种或超过两种的致病菌。3、 ,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n)或者[n(%)]表示计数资料,釆用t检验,检验用χ2o4、 ,革兰阳性菌62例,%,混合感染6例,%,革兰阴性菌70例,%,真菌感染2例,%o混合感染6例都为晚发型败血症,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有2例,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有4例。位居前12位的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其中人肠埃希菌48例,%;B族链球菌24例,%;肺炎克雷伯菌22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例,%;分粪肠球菌14例,%;产单核李斯特菌12例,%o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中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8例,%,B族链球菌24例,%,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2例,%,大肠埃希

探讨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19-06-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