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doc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
李香环李萍
山东省章丘市妇幼保健院,山东章丘 250200
[摘要] 目的研究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的败血症新生儿,对70例患儿按照血培养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其中早发型36例,晚发型34例,对比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特征。结果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多为足月儿,晚发型败血症多为早产儿和极低体质量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中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B族链球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大肠埃希菌和B族链球菌为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最为主要的致病菌,造成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则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因此产妇在产子之前进行B族链球菌阳性检查对于预防败血症新生儿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jyqkg/L,血小板减少症状<10×109/L,其中晚发型败血症的新生儿,喂养不难受、呼吸暂停、腹胀、反应低下、循环欠佳,而且发生率明显高于早发型败血症,见表2。
体质检测结果
近足月儿和足月儿多发生早发型败血症,胎龄不超过33周的只占少数,超过33周胎龄的早产儿大多易患晚发型败血症。从体质来看,体重超过2000 g的新生儿易出现早发型败血症,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体重都不超过2000 g。
3 讨论
通过该组的研究显示,该院收治的70例败血症新生儿,对所有的新生儿进行血培养,新生儿被分为早发型败血症患儿和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依据是血培养的时间,其中有36例为早发型败血症,晚发型败血症有34例。足月儿进而近足月儿比较容易患早发型败血症,不超过33周胎龄的为数不多,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胎龄绝大部分是超过33周胎龄的早产儿。就体重来看,体重超过2000 g的新生儿易出现早发型败血症,而晚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体重都不超过2000 g。
在国外,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最常见的两种致病菌是B族链球菌与大肠埃希菌。孕妇分娩期预防治疗技术中B族链球菌抗生素使用,特别是美国,极大地降低了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的人数,也使得早发型败血症的首位致病菌变成了大肠埃希菌。但目前,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定植率比例在国内还较低,还未进行全面的筛查和治疗[3-4]。通过该研究,该院收治的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主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B族链球菌,%%。
罗俊等人的研究报道中提到关于引发晚发型败血症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其次是葡萄球菌,而该研究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晚发型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该次试验与其研究的结果一致[6]。根据以往的报道显示,由革兰阴性菌导致的晚发型败血症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这两种致病菌的药敏研究显示,肺炎克雷伯菌的耐氨苄西林率为100%,%,%%,这说明在治疗因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导致的晚发型败血症抗生素的选择尤为重要[5]。
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临床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