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学家 获奖感言与科学家获奖感言汇编.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科学家获奖感言获奖感言:像科学家那样去奋斗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代表uc团队,参加了在福州举行的第12届中国科协年会。这是我、规模最大的科技盛会之一。今年年会的开幕式安排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上偌大的场馆座无虚席,到会的有4000多名中国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代表,100多位两院院士,中科院的老院长们、中央主管领导等悉数到场。这也是我参加过级别最高的盛会了。与我以往参加过的大会不同,在科协会议上,少了一些官样文章,洋溢的是科学家们的真知灼见。科协主席韩启德的开幕辞非常精彩,他用非常质朴和洗练的话语,阐述了当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听了很受感染,从中我能感受到一位优秀科学家的气质,忧国忧民,为振兴中华、发展中国科技事业所做的不懈努力。这正如林则徐所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在这样一个异常隆重的盛会上,周光召基金会,向uc团队颁发了“应用科学奖”。这个以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名字命名的奖项,是科协大会上最重要的奖项。在会后的晚宴上,基金会的顾问们(包括原中科院的老院长,和在任的副院长)透露出这个奖项背后的故事:这个基金会前后筹划了7年时间,奖项由周院长率领的独立评委会评定得出,周院长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评选过程完全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并且奖项以周光召的名字命名,凸显出奖励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在他们心目中,这就是中国的“诺贝尔奖”本届获奖者是4位: 第一位是57岁的地质学家——多吉院士,他是藏族唯一的一位院士。在西藏高原上,从事地质勘探工作20多年,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中国第一口地热高产井——羊八井热田深部高温资源开发性勘查工作。第二第三位是材料学专家,57岁的益小苏博士,从事航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45岁的杨锐博士,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 uc团队是这个奖项中,历届最年轻的获奖者,也是it界唯一获此殊荣的。在开幕式上,大会向在场的全体代表,介绍了uc团队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与其它获奖者相比,uc团队是那么的特殊。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也不是博士导师,更加不是科学院院士和首席科学家。因此她的出现是格外的引人注目的。当我代表uc全体同学,上台接受这个奖项的时候,我深深的为我们的团队感到自豪。在我脑海中闪过的是同学们不畏艰苦的日日夜夜,正是这些努力,使我们赢得了同行的尊重,赢得了国家科学界对我们的认可。坦白说,我们所做的技术研究难度,也许还达不到心目中“科学家”的称号。但是,我们的产品确是真真切切的帮助了每一位手机用户,让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能便捷的获取信息。 uc的确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uc的移动应用产品和更加智能的服务,将会深刻的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使人对信息的利用更有效率,生活变得更精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uc团队的成就,绝对不亚于任何一位科学家的成就。这一份荣誉,不仅仅是周院长对我们这群年轻人的厚爱;更是老一辈科学家们对uc的深切期望。我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愈加沉重,我们必将矢志不渝的践行uc的使命,共同谱写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历史。以色列诺奖科学家的获奖感言:关键是不随大流记者:你现在感觉怎样? 切哈诺沃:我似乎还无法消化这个来得突然的奖项,好像要被它淹没了一样,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记者:你预料到今年获此殊荣的将是自己吗? 魔镜教你穿透爱情联想笔记

科学家 获奖感言与科学家获奖感言汇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62357237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