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读《教学设计》第四章第67页至112页有感教育管理高禹此书已借来许久,这是一本我感兴趣的书,但是最近才开始翻看,才看了我最感兴趣的章节。我才发现,之前我所认为的教学设计是如此的浅显,我之前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我单从标题上看,认为这是一本教方法的书,但读过之后,发现这是一本富含大学问的书,这也更加强了我要把这本书多读几遍的想法,想来如果把这本书读懂、读透,对于我在一线教学的思路和做法、乃至效果都会有很大提升。这里我读的是第四章,关于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之所以选择这一章,和我平时的做事风格有关,我喜欢直奔主题,但也习惯于谋定而后动。这一章恰恰开始步入教学设计的实质阶段,真正开始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前期,了解一些情况,分析一些问题,是搞好教学设计的起点。只有在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设计出理想的实施方案。在教学设计之初,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情况和分析问题。需要分析的问题很多,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书中这部分里,主要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习者进行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习需要的分析则是问题解决过程的起点。那什么是学习需要呢?是指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指学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学习需要的分析是一个形成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的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首先也应该对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于最终的教学目标进行透彻了解,充分围绕着我的教学目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我的学生达到期望水平。而每一阶段,我应该认真思考,(1)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2)我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3)我用的教学媒介(传送信息方式)是否得当;(4)我所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学生学习更易获得成功;(5)所教授的学习内容难易程度是否容易接受;(6)对于我的学生起点分析是否正确。这样反复思考,一定能让我的教学设计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成效。学习内容的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查明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教学设计工作奠定了初步基础。接下来需要分析和确定学习者应该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其实这也是对于教学目标的一个分析,因为新课改之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也分为:知识目标(KnowledgeObjectives)、能力目标(SkillObjectives)以及态度目标(EmotionalObjectives)。书中也提到,学习内容的分析,将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影响学,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媒体的选用效果等。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就是要对学习者的起点能力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进行详细阐释的过程。在这一部分,我新了解到一个词——“刺激点”。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传统的学习内容范围分析中,学习内容范围是指学科范围或知识领域,其范围越大,刺激点就越多,学习者的行为也就越复杂。”这让我眼前一亮,在我的教学中,应该制造一些刺激点,而这些刺激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刺激点也同时要控制在课堂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当然,这些刺激点的数量和类别也要通过多次试验,让课堂效果达到最佳。学习者的分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主体就是人。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突
教学设计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