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2004年09月24日14:19 主讲人简介: 马明达,回族,视藉河北省沧州,1943年生于兰州。现为广州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南师大体育科学学院客座教授、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客座教授。中国元史、明史研究会会员、广东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小龙研究会会长。出身武术世家,父亲马凤图、叔父马英图都是民国时期全国闻名的武术家。自幼习武,曾参加1959年的第一届全运会等重大赛事。1967年毕业于甘肃师大历史系,后在甘师大体育系任教。 1978年考为兰州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后留校工作,任敦煌研究室副主任、校古职研究室主任等职。1993年调暨南大学至今。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和数学,断代史研究侧重于元、明、清三朝。博览群籍,锐意进取,长于考证。对书画史、中医史、民族体育史均有一定涉及,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中,逐步建构起「文武融通」的学术特点和个人学术体系,在国内外引人瞩目,声誉日显。主要著作有《广河县诗》、《中国回回历法辑丛》、《湖汕金石文征》、《说剑丛稿》等;担任主编和副主编的书有《中国武术大辞典》、《中国回族辞典》等。历年来发表中国古代史、民族史和武术史论文一千余篇。《武学探真》是马明达教授的武术学术论文集,所收文章大都是1998年底以来发表的。其中一部分曾收在2000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说剑丛稿》中。本书内容考证详实,说理有据,对于武术学的建立与提倡,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和鼓吹作用。内容简介: 在绚丽多姿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有一个历史悠久,既可健体强身又可防身御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这就是中国武术。她伴随着我们的先民与大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斗争的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的充实和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门独具风格的运动项目。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曾利用高超的武艺,除暴安良。为民除害;又有多少寻常百姓通过习武练功得到了一个强健的体魄,使我们中华民族整体健康素质得到极大提高。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武术中得到了体现,习武者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代习武者常象天法地,师法自然,从大自然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动作、姿态。神情,结合人体运动的规律和技击方法的要求,以创造和丰富武术的流派。就是在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中,武术的内涵更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在它的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着人民的智慧。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它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武术作为国术、文化瑰宝,不但深受我国人民喜爱,而且也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成为传播友谊、增进健康的使者。(全文) 武术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话题,因为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加上武术又有很多神秘的色彩,大家总是愿意去谈它。当代有很多武侠小说,那么有很多武打片,也引领着我们对武术越来越有兴趣。我们总是讲武术第一源远流长,第二博大精深。所谓源远流长是讲它的历史,它经历过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说明它是一个有根的文化,它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现象。那么讲它博大精深,是说它很深邃,它的内容很丰富,又大,又有很精密的东西,那么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说到源远流长,我觉得比较好理解,无非是说我们的武术具有古老的历史,它和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源流是相同步的。但是具体说到武术究竟是
百家讲坛--钤记中华(四)——武术 -马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