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汇报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一些发达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吸引着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伴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教育面临一些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产生,给教育带来新的问题,为及时了解我区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解决教育新产生的矛盾和困难,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政策,为此,我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全区中小学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确切掌握了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对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现汇报如下: 一、全区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我区每学期开学,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区中小学进行开学检查,XX年春,根据开学检查统计,我区共有留守儿童2765人,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X%。从性别结构分,农村留守儿童男孩为1534人,占总数的X%;女孩为1234人,占总数的X%,男女孩比例比较接近。从年龄结构分,6—11岁儿童为X人,占总数的X%;12—15周岁少年儿童为1X人,占总数的X%。从分学段情况看,初中为X人,占总数的X%;小学为1997人,占总数的X%。寄宿儿童X人,占总数的X%;非寄宿儿童X人,占总数的X%。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为X人,占总数的X%;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为X人,占总数的X%。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特点。从上述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有以下特点:人数庞大,农村留守儿童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1/3。留守儿童已经成为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主体。父母双方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过大,接近1/2。据部分学校领导调查反映,这一比例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年龄结构和学段情况看,农村留守小学生显著多于初中学生,由此可以推知,我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年轻夫妇居多。将近X%的农村留守儿童未能实行寄宿制管理,这预示着我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严重滞后于现实需要。二、留守儿童受教育中的一些困难由于父母外出,留守儿童从管理监护方式看,主要有三种:一是隔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理的监护形式;二是亲戚管理,即留守儿童由父母托付亲戚管理的监护形式;三是学校管理,即留守儿童在学校住校,生活、学习由学校负责管理的监护形式,这种主要是一些中学生。由于监护人的变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发生较大的变化。据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家庭教育丧缺失,学生厌学情绪严重。青少年处于身体、性格成长期,缺乏自制和自律,没有父母监督,委托监护人监管不力,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厌学情绪严重,不断旷课逃学,学生给教师和他人的印象就是孩子变了,变野了。心里扭曲,性格孤僻。由于亲情缺失,孩子没有了温情的关怀,内心的痛苦无处倾诉,不愿与外界交流,一切委屈、心里话都只能深深埋在心里,长时间内心压抑形成自卑、冷漠、孤僻、封闭等等各种心理问题和个性特征。道德行为不正,容易犯错误。父母不在身边,有些孩子受老人的溺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加上是非观念不清,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有些监护人只管孩子的生活,其他根本没有过问,孩子在外界影响下,逐渐脱离原来生活轨迹,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缺少家庭保护,安全没有保障。父母不在,孩子容易受到来自同学、邻居、社会青年以及委托监护人的欺负,在受到各种侮辱时,很想求得父母的援助,解除心中的怨气,有种安全感。因
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