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战线
2012 年第 3 期第 38 卷№. 3,2012 Vol. 38
儒家礼学的象征人类学解释
瞿明安①
摘要儒家礼学中的“礼”其实就是象征人类学的基本概念“象征”的另一种表述方
式,是一套具有中国化或本土化特点的象征符号体系。而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对儒家礼学文
本的多种象征表达方式作相应的解释和分析,则可以在儒家礼学与象征人类学之间搭起一座沟
通的桥梁,为儒家礼学和象征人类学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提供新的观察和认识视角。
关键词儒家礼学象征人类学本土化
本文旨在探讨儒家礼学与象征人类学之间的维在《观堂集林·释礼》一文中认为的“盛玉
, ,
相互关系对中国传统儒学理论与当代西方文化以奉神人之器谓之曲若豊。推之而奉神人之酒
,
人类学理论中的两种不同学术取向进行一次跨时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
空的对话。一方面从多维的角度对儒家礼学中礼。”当代众多持“礼”的定义为宗教祭祀说的
, ,
“礼”的象征符号特征进行界定另一方面又从学者也大多以此为据。在这种学说中“礼”是
当代西方象征人类学的角度对儒家礼学文本的象人们通过奉献祭品的行为向想象中的鬼神传递信
, , ,
征表达方式进行解释以期在中国儒家礼学与西息的一种特定方式即古代吉礼中的“祭礼”
方象征人类学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儒家指先秦时期的人们通过一定的祭品奉献给神灵作
,
礼学和象征人类学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提供新的观为代价来换取神灵对人们的保佑。《礼记·郊
,
察和认识视角。特牲》中的“祭有祈焉、有报焉有由辟焉”
就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这种祭礼的本质特征,即把
一、儒家礼学中“礼”的象征符号特征
宗教祭祀的目的归纳为祈福纳吉、感恩报德和消
,
“礼”是儒家礼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关于什灾弭祸。
,
么是“礼”的问题从儒家礼学诞生以来就一以上这种把“礼”的定义归结为宗教祭祀
,
直成为礼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根据古代学者的学说与象征人类学对宗教所下的定义有着十
,
和现当代学者的研究光是“礼”的定义就分分相似的特点。如著名象征人类学家格尔兹就认
, ,
别有宗教祭祀说、行为规范说、文化体系说、行为宗教是“一个象征符号体系它所做的是
为符号说、情感表达形式说、象征体系说等六种在人们中间建立强有力的、普通的和持续长久的
, ,
不同的表述方式。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无情绪及动机依靠形成有关存在的普通秩序的概
, ,
论是哪一种有关“礼”的定义所涉及的内容念并给这些概念披上实在性的外衣它使这些情
都与象征人类学的基本概念“象征”有着直接绪和动机看上去具有独特的真实性”。①格尔兹
,
的关系。对宗教所下的定义为我们认识儒家礼学中的祭
一宗教祭祀说礼提供了一种具有向象征取向的思维模式和分析
, ,
把“礼”视为一种宗教祭祀活动的观点框架。正因为如此以致人类学家梁钊韬在
,
最早见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示部》中的释“祭礼的象征和传袭”中把中国古代的祭祀牺
, , ,
礼即“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牲仪式看做是巫术象征主义的遗留。②中国思想
,
豐”。近现代的王国维、刘师培、郭沫若、何炳
儒家礼学的象征人类学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