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图书市场上的图书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为了吸引读者的目光,书籍设计者们纷纷着力于对书籍封面的设计。而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快速地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人们越来越喜爱质朴自然的事物,这种改变逐渐演变为一种设计的潮流。只有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才最具应用价值。《遗落的芥子》的封面设计在材质的选择上主要采用了天然的木材材质,通过对木料材质的质朴感在五感上进行重新构建和组合不但提炼和升华了质朴美本身,也在某种程度上升华了人的精神世界,从而使人们的心理诉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形成了一种对读者的强大的吸引力。
1 《遗落的芥子》封面设计材质的特性
材质是产品美的物质承担者,不同的材质所具有的物理属性是不同的,其中木质材料以其自身的优良属性而广受设计师的青睐。它带给人的知觉感受则更是不同的。设计者需要对木材材质的特性进行熟悉地的了解和掌握,在这基础之上,才能有效地对其他的知觉信息进行组合,才能更好地传递作品的内容信息,从而达到设计目的。
不同材质的特性
美感是通过人对材质属性的感知获得的,材质的色泽、软硬、肌理,以及质地的松软,涩滑等,这些不同特性才造就了不同的美感体验。例如,玻璃材质的通透与跳跃的亮光能带给人一种惬意轻松的美感体验;金属材质的冷硬坚实则能带给人一种现代材质特有的冷峻之美;而木料材质以其自内在显现的纹理以及拙朴的气息给人一种自然的亲切与柔情。较之于玻璃金材质为代表的现代人工材质的精致华丽,以木料材质为代表的天然材质则总能以其原始的质朴之美温暖人心。
《遗落的芥子》封面设计材质的特性
质朴美的获得离不开读者对材质特性的感知。日本著名设计大师原研哉在其书中提出“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指出“感觉或形象的组合是设计者在信息接受者的大脑中进行的一种信息再构筑活动”,并且指出,在这一再构筑过程中
“五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书籍的最初挑选过程中,读者通过视、听、触、味、嗅五种感官将封面材质的特性以及这些特性的组合形成的感觉再现于人脑中,最终形成包含一定审美倾向的封面形象。《遗落的芥子》封面设计所具有的质朴美正是通过在这种感知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材质特性而获得的。
《遗落的芥子》封面设计主要为木料材质,并辅之以石料和布料。三种材质的运用和谐统一,虽然有着不同的特性却共同诠释了质朴美的共性因素。首先,木料材质选用的是江南处处可见的香樟木。游走于视觉深处的木材细纹夹带着香气,不仅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也仿佛记载了无数被历史遗忘的故事,从某种层次上讲,这种材质的运用便已经体现了书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其次,通过将石料材质运用于木材材质之上则又给这种质朴美写入了一个重音符;再者,作为辅料的布料较之于另外两种材质不但最为轻柔,而且本身也是民间生活物品。它不但极具触感,而且散发着浓烈的乡村质朴气息。最终,木料与石料特性散发出来的原始质朴与布料材质散发出来的乡野质朴交织在一起。这一再构筑的质朴便融合为一种极富层次的美感体验。
2 《遗落的芥子》封面设计的理论意义
好的设计应该是技艺俱佳的设计。从艺术学方面上说,它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从工艺技术方面说,它又必须具备恰到好处的工艺造型,并符合科学合理的人体工程学原理。而封面设计中材质的质朴美也是通过艺术和技术的两方面的处理方式获得的。
《遗落的芥子》封面设计的艺术
【毕业论文】《遗落的芥子》的封面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