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篇一:新生儿病室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病室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进行各类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禁止入内。 2、新生儿病室应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3、新生儿病室使用的医疗器械、用具及物品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无菌标准。(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证件齐全,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感染性、锐器性医疗废物处置。(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每日更换、清洗,可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路交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时,应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及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器、浴巾、浴垫等。婴儿用的眼药水,油膏及治疗护理用品等应一婴一用。(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微波或者煮沸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定期清洁与消毒。(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终末消毒。 4、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 5、发现特殊的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所有物品尽量选择一次性的,可重复使用物品、专人专用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6、接触患儿前后应实施收卫生SOP。诊疗和护理操作应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7、医疗废物管理按医院相关制度执行。 8、新生儿病室应当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造成医院感染。 9、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篇二:传染病患儿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传染病患儿管理制度 ,特殊细菌感染患儿收入隔离间治疗。 ,远离其他住院病儿并有明显的标志。病区内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各区之间有缓冲区,门口防止消毒脚垫,定时喷洒消毒液以保持消毒效果。 ,门口备有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有消毒脚垫。 ,如需外出必须有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一次性物品及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黄色垃圾袋密闭封口,专人送指定地点焚烧处理。 、分泌物等要按要求先消毒再处理。 、转科或死亡后,病室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并在指定工作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进入清洁区。工作中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必须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篇三: XXX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目录 1、治疗室工作制度 2、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3、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治疗室工作制度 1、无关人员禁止逗留治疗室,进入治疗室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每做完一项工作,要随时将治疗台整理清洁,每班一次用1:100施康液擦拭台面,每天一次紫外线空气消毒。 3、每日地面湿式打扫4次,每日1:200施康液拖地2次,有诊疗随时清洁消毒。 4、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上,严格检查清领及交接。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5、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备用药班分清交接。 6、毒性,贵重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消毒液酒精,施康液分层放置,加锁保管。 7、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8、酒精应密闭保存,每日更换(包括容器),无菌镊子及容器每日更换无菌,碘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取用后及时盖紧瓶盖,注明启用时间。 9、每日一次1:100施康液擦拭治疗室冰箱,治疗车,辐射操作台,血压针及治疗盘。污物杯使用后经清洗擦干,置1:100施康液中浸泡消毒,施康液每天测定其有效性,每周2次更换消毒液。 10、治疗车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车旁备有快速手消毒剂。 11、一次性物品用区分类放置,根据“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规定”统一处理。 12、盛备用氧气湿化瓶、连接管,氧雾面罩的塑料整理箱每班保持清洁干燥,每周2次施康液擦拭消毒,上述备用管道及面罩每周一重新送供应室回消。 13、治疗室冰箱放置药品,不允许放置其它物品,每班清理冰箱,及时将已化开超过
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