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9-21作者:李毅刚;王群山来源:新民晚报 生活在大都市的上班族,在工作紧张、过度疲劳后没有适当休息,胸闷、心慌、气短、乏力、头晕,接踵而至,脉搏也不太均匀,常有停跳感,心电图发现有早搏,二联律或三联律,心彩超等检查正常,常被医生笼统地诊断为心肌炎,或心肌炎可能,或者心肌炎后遗症。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心肌炎,心肌炎可出现早搏,但早搏≠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很多,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免疫反应以及多种理化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要判断早搏是否由心肌炎引起,必须结合起病前是否有前驱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征象、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如血清酶、血清中特异抗体、心电图结果来综合分析,决不能简单武断地将早搏与心肌炎画等号。 正常成人若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约60%的人有房性早搏发生,发生室性早搏的概率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此外,心肌缺血缺氧、麻醉、手术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或化学刺激而发生早搏。精神紧张,烟、酒、咖啡过量或血液电解质紊乱亦能诱发早搏。当然,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疾病均可发生早搏。 如果早搏没有证据证明其有心脏异常及心脏外的病因,就称这种心律失常为功能性早搏,预后良好。功能性早搏患者原则上可不做治疗,如果有明显的症状,宜选用镇静剂,同时减少不良刺激(如戒烟、少饮茶或咖啡),也可以用小剂量的β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不宜盲目追求早搏减少或消失而服用一些控制早搏效果较好、副作用也较大的药物。否则,长期服用这种药物弊大于利。 如果患者有基础心脏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甚至严重的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或室壁瘤等;心功能明显受损,这种病理性早搏可能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危险性高。其中,冠心病伴明显心功能不全者出现频繁或复杂的室性早搏,其猝死的危险性是较大的。此时应首先处理心肌缺血,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措施。 有症状的室性早搏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主。如频发室性早搏,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工作或学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病人不愿服药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
早搏=心肌炎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