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就业中基因歧视之合理性问题的法理探讨
姓名:傅剑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法学理论
指导教师:胡朝阳
20080108
中文摘要当前应立法明确就业中的基因歧视合理性问题,并应该有具体的辅助措旆,如基因检测随着基因科技不断发展,基因科技在就业中所引发的基因歧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歧视和“区别对待”具有同义。本文正是在此意义上着力探寻和揭示就业中的基因歧视是否具有其合理性,并从价值冲突、权利冲突等方面来回答就业中基因歧视之合理性问题。在价值冲突分析方面,就业中基因歧视之合理性问题首先需要结合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与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展开分析,揭示其中所蕴涵的公平与效率之矛盾,并由此提出在就业中基因歧视问题上应该坚持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立场。在权利冲突考察方面,就业中基因歧视之合理性问题则涉及到求职者基因信息隐私权和用人者对求职者基因信息的知情权之间的冲突,简单地认为是求职者基因信息隐私权绝对优先或是用人者对求职者基因信息的知情权绝对优先都不符合当前实际,因而需要对这两种权利进行谨慎的权衡,才能确保就业中的基因歧视不失其合理性。同时,笔者认为我国应当设定相应的法律对策来处理就业中基因歧视之合理性问题。我国公司准入制度等。最后,本文认为,原则上我们应该允许用人者对求职者进行基因歧视,但我们也应当禁止用人者基于对基因信息的误解而盲目地对求职者进行基因歧视。关键词:基因歧视合理性正义隐私权知情权
.畉,.,’瑃痵.“.琣【甀琤Ⅱ
期:趔趑经日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研究生签名: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ǹ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括刊登谌ǘ洗笱а芯可喊炖怼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
刖吾年月眨鸬浠始铱蒲г号当炊蔽被嵝冀甓扰当炊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和英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基因科学上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这些发现导致了“基因打靶”等技术。年月日,我国科学家宣布,第一张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诞生。随着基因科技越来越多的走近人们的视线,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基因科技所引起的人们生活上的便利和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也得到了人基因歧视是基因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之一。虽然基因歧视问题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出现相关的报道,在西方国家也只是有零星的事例,但我们仍然相信:随着基因检测科技的发展、基因检测成本的降低,基因歧视现象必然会在中国产生,并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从西方国家发生的事例来看,基因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并产生了抵触性情绪。如在年,由美国基因组资源国家中心资助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接近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用人者或健康保险公司能够得到检测结果的话,他们就不会接受对自己的基因进行的检测行为;%的被调查者认为,用人者应该被禁止得到关于一个人的基因信息。Ⅲ然而,这种恐慌在许多情况下和“基因决定论”等理论密切相关,但“基因决定论”等理论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错误的理论,这尤其是表现在基因与疾病的关系问题上。基因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缺陷基因与疾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缺陷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该基因一定会导致携带者得病:第二种是缺陷基因不一定会导致携带者得病,是否导致携带者得病只是一种或然性,该种基因是否导致疾病需要结合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三种是该缺陷基因一定不导致携带者得病,只是会遗传给自己的后代。在就业领域中,允许用人者使用一定会导致疾病的基因所表现出来的信息来筛选员工,以及禁止用人者使用一定不会致病的基因所表现出来的信息来筛选员工,理论上并无很大争议,人们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否允许用人者使用不一定会导致疾病的基因所表现出来的信息来筛选员工馐且桓霾蝗菀状锍晒彩兜奈侍狻用人者使用不一定导致疾病的基因所表现出来的信息来筛选求职者,对用人者而言也有一定的风险。他们的一个雇佣决定很有可能将一名工作能力强、且实际上一生中并没有发病的求职者拒之门外。但是,用人者的风险其实是与基因科技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并存,基因科技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筛选最好员工的机会。在基因信息与疾病的关系并不是很确定的前提下,已
就业中基因歧视之合理性问题的法理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