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卷第 5 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23
2010 年 10 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ct. 2010
以德为先的现代企业危机管理
许立帆
(福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各类企业危机频发且类型更多、程度更深,对现代企
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从以德为先的内涵说起,分析了现代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以德为先的
重要性,提出应从道德教育、法制宣传两方面保证以德为先危机管理的顺利开展,并从实、信、
效、法、威五方面阐述以德为先危机管理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以德为先;危机管理;东方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0)05-97-0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各类企业危机频发且类型更多、程度更深,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也越来
越大。如 2007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2008 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等。现代企业一旦在危机事件中处理不得
当,就将遭受重大挫折。面对危机频发的复杂环境,危机管理能力的高低已成为现代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
一个重要因素。
一、东方管理“以德为先”的内涵
东方管理的“以德为先”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兼蓄各家之长,它强调爱人修己。爱人是为人、
成人的主要关键和第一要义,爱人则须修己行道,亲仁爱众,不达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通过管理者
道德威望的感召与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所在群体,并最终形成一个人人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的群体,群
体社会网络协调和睦,实现资源共享,优化组织结构。其中,“先”又包涵了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义
利权衡,先义后利。东方管理学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取利,对于引导人们在市场
经济中正确地去求利有着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促进人们在市场活动中把利和义结合起来,谋利而不失义,
循义以生利,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第二,利益权衡,先公利后私利。东方管理学“以德为先”
思想中“先”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力倡先公利后私利,不是不要“私利”,而是当“私利”与“公利”发生
冲突时,以“公利”为先,也不否定“后”是“私利”。[1]在肯定“自利”必要性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当“自
利”与“他利”发生冲突时,“先”的理念可在经济与道德冲突中寻觅到一条最符合经济逻辑的整合途径,
从而实现保护最大的动力——“自利”。
二、“以德为先”: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的战略保障
在企业危机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人是决定危机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企业管理中必
须重视的因素。以人为本是企业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而“以德为先”是最终实现“以人为本”最高目标
的长远和战略保障以及思想和行为纲领,企业只有坚持以德为先,才能健康、有效地预防危机,从容不迫
地处理危机,得道多助,转危为机,使企业顺利渡过难关。[2]这是因为:
1.“以德为先”有助于企业健康、有效地预防危机
“以德为先”可使企业从一开始就沿着正确的战略方向前进,并渗透在日常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
从源头上减少出现危机的概率和频
以德为先的现代企业危机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