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性腺轴调节功能失常而发生多毛、肥胖、月经稀发量少甚或闭经,排卵障碍、不孕或乳房发育不良,或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多见于17-30岁妇女,患者可有正常的青春发育期,常以月经失调或不孕而就诊。*病因病理现代医学对本综合征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过去认为本征由于卵巢外膜增厚,使排卵发生机械障碍而不能排出卵子。目前则认为本征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丘脑下部-垂体功能障碍以及卵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过程中酶系统功能障碍有关,不排卵则是由于卵泡发育到不同阶段后停止发育的结果。*病因学说1、遗传学因素: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或X—连锁(伴性)遗传,或基因突变所致。多数患者具有正常的46,XX染色体异常,表现为X染色体长臂缺失和X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的嵌合体等。2、肾上腺机能异常:可因青春前期的肾上腺疾病,使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馈性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使LH/FSH比值升高,继发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形成高雄激素症。*病因学说3、高雄激素血症:由于卵巢和肾上腺内某些甾体激素合成酶的功能缺陷,或肾上腺DHEA和DHEAS产生率和代谢清除率异常,引起卵巢雄激素分泌增多,导致高雄激素血症。4、高胰岛素血症:PCOS患者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从而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此时性激素结合蛋白减少,使游离态雄激素升高,促进并增加LH所诱发的卵巢间质雄激素分泌。此外,胰岛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也促进卵泡膜细胞生成雄激素。*病因病机主要病机为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脾气虚弱,痰湿阻滞冲任;或肾阴亏虚、肝经郁火、灼津炼液成痰,痰瘀互结壅阻胞宫和冲任所致。因肾虚则冲脉血海不满,胞宫无血可下,故月经稀发甚或闭经;脾虚则水湿失于运化,聚而成痰,或肝经郁火灼津炼液成痰,痰湿壅阻则躯脂丰满,故而肥胖;冲任不畅,胞脉不通,故而闭经、不孕、卵巢呈多囊性增大;痰瘀互结冲任,血海蓄溢失常,月经不潮则全身血气偏盛,故而闭经兼见多毛。*临床表现1、月经失调与排卵障碍:多在初潮后不久即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月经稀发、间歇性闭经或持续性闭经,并有排卵障碍。也可为月经过多或长期少量的子宫出血。还可为有排卵型月经周期而仅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健。2、多毛与肥胖:约50%的患者在青春期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多毛,主要见于上唇、两臂、腹中线、下肢、乳晕、外阴及肛门周围。阴毛可呈男性分布,毛多而粗,浓密而黑。20%患者有中等程度均匀的肥胖,多数为女性体形,可有面部痤疮及阴蒂肥大,或乳房发良不良。*妇科检查约半数患者可触及双侧比正常增大1-3倍的卵巢,呈对称性和囊性,包膜厚,较坚韧,称为“牡蛎样变”。另有近半数患者的卵巢大小正常,包膜也并不增厚。子宫大小一般都正常,如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子宫内膜癌时,子宫可稍增大。*并发症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以及冠心病:由于体内高水平的雌、雄激素而成为高危因素,据统计约14%PCOS在14年内进展为子宫内膜癌,40岁以下的子宫内膜癌中患者中19%~25%合并PCOS。高催乳素血症:据报道有30%~40%PCOS患者合并高催乳素血症。*辅助检查1、卵巢功能检查:如基础体温测定为单相型,宫颈粘液检查结晶不典型、拉丝度差、无周期性变化,阴道脱落细胞检查示成熟指数偏低、无周期性变化等,均提示卵巢无排卵。2、诊断性刮宫:于月经前数天或经潮6小时内行诊刮,病检子宫内膜为增生期或增生过长,甚至发现子宫内膜腺癌。3、B超:可见双侧卵巢略增大或正常大小,或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小囊泡。*:可见卵巢增大、表面光滑,包膜增厚,灰白色,表面有新生的血管。用卵巢活检钳夹取卵巢组织病检,可见卵巢包膜胶元化、纤维组织增生,其下有排列成团的黄素化卵泡膜细胞,但无黄体,并有大量发育到不同阶段的卵泡及闭锁卵泡。
多囊卵巢综合征课件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