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维权的新阶段
——试论建立业主联合会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王奂)
(学号:2000043019)
内容摘要:随着维权运动的深入进行,业主们维权的行为也更加系统化、程序化,并逐
渐探讨及出现业主联合会这一维权实体。城市业主走向联合会式的联合,更加客观地反映了
住房市场化之后公民私有产权意识的提高和民主自治力量的茁壮成长,城市业主居住的社区
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战略性空间。本文拟从若干典型案例入手,对业主维权的表现、突
出特点做一浅析,以探询建立业主联合会可行性、现实意义及现实困境。
关键词:业主维权业主联合会可行性现实意义
教师点评:论文论点明确,论证清晰,结构合理,语言流畅,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要
求。作为努力的方向,今后应加强理论分析的深度和学术性。(点评老师:邹树彬讲师)
一
目前,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城市住宅小区的中,业主维权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业主、
业主委员会与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冲突不断。国家
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住房市场化
改革启动较早、住宅商品化程度较高,勿庸置疑地成为运动的中心城市。
在北京。2003 年的 7 月,望京地区方舟苑小区,因开发商擅自更改小区规划,业主与
施工方在小区发生了多起肢体冲突,局面几近失控,万般无奈之下,200 多名业主将附有“方
舟苑业主声讨奸商”标语的 48 辆汽车、500 米长的车队开到了长安街上,向北京市规划委
请愿,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方舟苑同属一个地区的大西洋新城业主经过投票,决定
更换物业管理公司,但原物业管理却不肯退出,导致新的物业管理公司迟迟不能“上岗”,
三方因此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物业管理公司大西洋新城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葛佳将当日的
场面称为“文化大革命”的新翻版,“充满绿意的小区随处悬挂着保卫家园和控诉开发商的
标语,令空气弥漫着硝烟的味道”1。如果这还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的“硝烟”,那天通苑的
业主们则可谓真正经历过“淋漓的鲜血”,他们围绕小区噪音和巴士改道问题,自发组织了
“当街道拦车行动”,然而两位热心于此的维权业主却“离奇的”受伤入院。与此同时,为
了抗议开发商将规划内绿地改建商品楼群,在号称中国“第一社区”的回龙观小区,数千名
业主在几位“社区精英”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斗争”。他们成立了“业主维权小组”,
设立了有专人值班的“维权办公室”,分工合作,逐步形成了一个上百人的相对稳定的业主
维权“组织体系”。他们制定了详细的维权计划,并多次上访,“实践三个代表,祖国万岁;
群众利益无小事,保护绿地”2 成为维权业主们的行动口号。不久,房地产律师秦兵发表文
章,呼吁“全北京有产者联合起来”,他认为目前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中之所以欺诈事件
层出不穷,除了利用法律的漏洞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欺诈对象的软弱
性”,而这种软弱性的表现就在于被欺诈者无法组织起来。在他看来,业主们要走向联合必
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法律对业主委员会的地位与能力有明确的规定,业主委员会能够成
为一个有钱又有权的机构时候;二、社区因为没有人管理与监督,设备渐
业主维权的新阶段——试论建立业主联合会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