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中国失业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完善.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中国失业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郭慰华)
(学号:98043217)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面对严峻的城镇失业问题,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二元失业保障
体系的建构及其在保障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及促进再就业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
用。同时,指出该体系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特别是随着城镇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情况呈现
出的复杂化及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解决程度不彻底等问题给失业保障体系带
来的巨大压力。接着通过国外的一个福利博弈理论阐述了过高的失业保障水平对解决失业问
题的负面影响,于是指出失业保障体系的建构要立足国情。最后在实施下岗与失业两套保障
制度并轨的同时提出一种组合式失业保障体系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二元失业保障体系;组合式失业保障。
教师点评:社会保障是目前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非常关注的热点,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大局,郭尉华的论文从我国现有的社会特点入手,分析了在二元社会当中,我国建立社会失
业保障体系的过程,经历的几次调整,以及存在问题,国外相应经验的借鉴和我国失业保障
体系建立的对策。
文章中对国外福利博奕论的论述,对今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很强的借鉴性。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文章的观点、立论阐述明确,能够做
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失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仍十分明显,这在目前中国的城镇失业
问题上表现突出。主要是两种失业形式的存在:一是一般意义上的失业问题,即那些因各种
原因失去工作的城镇劳动力和无法获得就业机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二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特
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当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失业问题,即国有企业、城市集体企业及其
他公有制经济部门的职工的“下岗”问题。
对于这一特殊的失业状况,中国政府采取建立二元失业保障体系的政策措施,即针对失
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和针对下岗职工的特殊形式的失业保障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保障制度。
(一) 针对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演变
我国的失业保障制度工作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但真正的失业保险制度起步于 1986 年,
其标志是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对国营企业职工实行
职工待业保险制度,当时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劳动制
度改革。
1986 年至 1993 年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形成和初步运行时期。1993 年 4 月,国务院发
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这一规定的发布和实施对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促进失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适用范围窄、基金承受能力
弱、统筹程度不高等弊端。
此后为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作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在充分吸取我国
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和发展实践经验,并借鉴了国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1999 年 1 月 22 日,
国务院第 258 号令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作了重大调整,对我国失
业保险基金的征缴对象和标准、失业保险的待遇和标准、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违法处罚等

浅析中国失业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