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划研究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病集中爆发高度叠加的关键时期。特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建设,存在大量社会空间问题。新时期规划工作关注的焦点从传统的物质空间领域逐渐拓展到社会发展的范畴。背景:2002年,厦门市:【高速城镇化进程中的规划建设问题】2004年,北京市:【面向小康社会的城市规划】2005年,西安市:【健康城市化】2007年,哈尔滨:【面向和谐社会的城市规划】2008年,大连市:【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9年,天津市:【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10年,重庆市:【规划创新】2011年,南京市:【转型和重构】2012年,昆明市:【多元与包容】2013年,青岛市:【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4年,海口市:【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历年主题城乡规划中的社会规划研究:以改善城市社会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关注城乡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促进城乡规划在发展导向和空间资源配置上全面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城市规划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在土地利用与空间发展的基础之上,城市规划要引进政治学、:……世界现代化实践证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如果“经济一腿长、社会一腿短”,必然导致社会不稳定。我国是在拥有13亿人口、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度进行现代化建设,目前正处于“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时期,把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专注于“城市建设的空间落位和设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打造城市形象的热潮中,城市规划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建设的成就与负面影响并存。《城乡规划法》:打破城乡二元割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目标:人的城镇化。,李克强主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促进约1亿人居住的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加快改造。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
社会规划研究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