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书随笔 读《立场》感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书随笔读《立场》感悟每一位为人师者揣着教育理想上路,渴望“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无痕,也期盼“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更追求师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经常耳闻的是许多教师的埋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听话,学习不努力,不理解老师,好心没好报……扪心自问:我们在工作中站在学生的立场了吗? 让我想起前不久读到的一则故事: 上世纪30年代的一天,英国伦敦一家珠宝店的业务员珍妮在接待顾客时,不慎将一粒价值连城的珍珠滚落到地上。当时,人多手杂,珠子滚到一位男青年脚边时就再也寻不见了。珍妮必须找回这颗珠子,否则的话她不但要面临“炒鱿鱼”,而且终身都难以赔偿。凭眼神,珍妮断定那位装作若无其事的男青年多半是一位失业者。这就意味着,那粒珍珠足以改变他的下一段人生,这无疑增加了她索回珍珠的难度。珍妮来到他跟前,眼含泪花,轻声地说道:“先生,在这样艰难的时期,找一份工作真是不容易的吧?这才是我上班的第三天!”男青年怔住了。细心的珍妮看在眼里,她又将这句话重复了两遍。终于,男子将背在后面的手抽出来紧紧地握住了她,等他转身快速奔出大门的时候,珍妮已经看清了手心里的那粒珍珠。珍妮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请把那粒珠子还我”。但如果她那样一说,等于向公众宣布了男青年的不义行为,很容易导致反目,并很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极端事情,甚至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此时,珍妮选择的是站在别人的立场博取同情,从而顺利地达到了目的,在拯救别人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由此,来看看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教育。在学生们童年最渴望得到快乐的时候,繁重的课业,机械的训练,频繁的考试,试问: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了吗?孩子们的世界里,没有了天真烂漫,没有了欢歌笑语,没有了玩耍嬉戏。难道这就是教育所声称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果真是这样吗?恐怕不尽然。在孩子成绩落后的时候,我们想得更多的是平均分、优秀率;在孩子违反纪律的时候,我们想得更多的是文明班级的评比、考核奖金的发放;在孩子有所冒犯的时候,我们想得更多的往往是自己的尊严、地位……如果,我们真的站在学生的立场,那么这样的教育一定能赏心悦目、沁人心脾,从而给人以幸福、温馨的美好享受一定是有灵魂的教育。站在学生的立场,教育彰显的是一种悉心的呵护。教育应是对学生人格、尊严、自信、勇气、兴趣等等的无微不至的呵护,是对学生的创新发现、独特思维以及想做“好孩子”的愿望的积极稳妥的扶持。决不能让教育变味,让“教育”这支利箭封杀学生的可

读书随笔 读《立场》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b21547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