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docx“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吴亚俊张继秀岳进巧(新媼昌吉州卫生学校新媼昌吉831100)【摘要】在“细胞的增殖周期(M期)一有丝分裂”的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采用师牛共同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体验探究,解决问题。【关键词】有丝分裂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56-021教材分析“细胞的增殖周期”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医学生物学基础》第三章第六节的内容,是中职卫校农村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木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增殖周期的概念及各期的主要特点等,其中细胞周期分裂期(M期)重点介绍有丝分裂。高等牛物的牛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有丝分裂是牛物体牛长、发育等生命现象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它是木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即是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也是学牛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还能更进一步了解细胞周期与医学的关系。①能够说出细胞周期的概念。②能够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说明该过程的细胞变化规律以及该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③认识细胞有丝分裂的原因、意义和价值。①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主主动获取知识,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师牛互动、合作探究提高学牛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①培养学牛关注牛命科学,提高健康水平。②激发学牛主动探索生物体生长规律,为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鼓励和开放的环境,培养学生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3教学重点、、难点的设定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也是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基本规律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才能有助于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意义。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是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过程,必需借助实验才能直观地看到绝大部分的变化。在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往往自己不能将这些知识快速而有效地建构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规律性变化”自然也就成为了教学的难点。、难点的突破策略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繁杂,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吋始终以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着丝点的数目、位置变化为主线,课堂上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特别是在讲有丝分裂的过程吋,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各个吋期的主要特点,我采用了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教材中染色体行为抽象的静态过程变为直观的动态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吋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认真思考和记笔记,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推理、归纳等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名男同学和四名女同学),要求其中有两名男同学和两名女同学的高矮胖瘦基本相仿(如个高),另外剩下的四名同学的高矮胖瘦基本相仿(如个矮)。将这八人分为两组,每一组中都有一高个男生、一高个女生、一矮个男生和一矮个女生。具体干什么,事先不要告诉
“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