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筒》教学设计.docx《万花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引导同学自身动手动脑,在看、玩、做、想等科学探究中发现万花筒的一些奥妙;2•锻炼同学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4•培养同学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与人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准备:1-每桌一个托盘、一个万花筒、一张研究评价记录表、剪刀、胶条;资料桌上准备大量的制作套材、电镀铝膜、多棱镜、彩色透明纸、平面镜片、多色小碎粒;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玩具,你们谁认识?生:万花筒。师:请大家都来玩玩这个万花筒,把你们的发现或是你们感兴趣的现象告诉给组内同学。师:哪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发现、你们感兴趣的现象?生1:我们发现万花筒每转一次,里面的花都不一样。生2:我们看到里面装有小镜子、彩色的小石子,都感到十分神秘。生3:我在以前查过资料,其实里面装有一面可以反光的三角镜,在最底部还装了一些小粒,转动角度不同,图案就不一样。二、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明确分工。师:同学们的观察可真仔细,发现了万花筒许多有趣的现象,看来这里面包括了很多的科学道理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能不能根据你们所发现的或是感兴趣的现象,确定你们组的研究问题呢?怎样研究?小组同学如何分工?请大家考虑。师:看来不少小组已经有研究方案了,哪个小组先来汇报?生1: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万花筒的构造,我们打算用解剖的方法来研究,再按样子制作一个。分工是一人记录,一人汇报,还有两个人进行实验。生2:研究万花筒的角度是怎么变化的?假如不用三角形而是正方形可以么?拆开看看仔细观察,弄清楚里面的原理。生3: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从万花筒的一头可以看到里面的图案,但从另一头却什么也看不清,也是拆开看内部。师:大家的研究方案设计得都很出色,就请同学们按本组的方案开始研究,边研究边记录,希望每组研究都能有收获。假如你们需要一些的资料手没有,组长可以来找老师。三、 分组研究四、 交流研究结果生:我们发现万花筒是由三角形亮纸、小圆片、纸筒、彩石的组成。师:你们的万花筒里也有这个亮纸么?为了便于大家汇报,我们一起给它起个名字,好么?生:三角反光纸、三棱镜。师:是三棱镜么?生:不是。师:筒里面的纸像镜子一样可以反光,那它有几面呢?生:三面。师:那我们就给它起名叫三面镜好么。哪个小组还愿意汇报?生1: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头能看见图案,另一头什么也看不见。我们通过解剖比较发现万花筒的两端有两个小圆玻璃,一个是透明的,另一个是磨砂、不透明的。我们的结论是两头效果不同。我们还发现了一点:我们在组装时,将这片圆玻璃装倒了,结果出来了许多小洞。师:快让大家看看。师:那你们研究这个问题了么?生:万花筒里不但可放彩色粒,也可以放其他的资料,如这样的小孔,通过三面镜的反光,把一个小孔变成多个。师:大家说说他们组的发现棒不棒?那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祝贺。生2:我们是制作一个万花筒,在两头的玻璃上各加了一张彩色纸,上黄下红,结果出现了橙色的效果。师:请我们欣赏好么?生3:我们还有重大发现,在研究中不小心把上面的透明玻璃丢了,结果效果比装了玻璃还好。师:这是为什么,你们继续研究了么?生:还没有呢?师:就请你们组在下面的研究活动中继续研讨。生4:我们把三面镜折成六面镜,发现反光镜的口是什么样的,反射出的许多图案也与口
《万花筒》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