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全程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力促跨越长宁县委副书记、县长 曾 健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处于城乡统筹发展探索阶段的长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围绕打造四川丘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珠目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三大优势,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旅游国际化“四化”联动,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兼顾,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新长宁,使长宁迈上了城乡统筹、跨越发展的快速通道。一、全域规划覆盖,筑牢城乡统筹发展基础科学规划,决胜千里。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长宁县始终坚持规划是纲、规划先行,围绕城乡一体,以规划为统揽、为先导,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高效性,为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导航。一是突出全域。以不重复、不遗漏、无死角“二不一无”为原则,努力开展全域规划,逐步实现无缝覆盖。规划编制求精、求细、求特色。近两年,县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了县域发展战略策划,完成了县城总规和全县18个乡镇总规,启动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完成了30个村庄规划,全县总规编制实现了100%覆盖,在今年举办的“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暨城镇风貌优秀成果展”中,长宁县马村新农村村庄规划、新华村新农村村庄规划分获二、三等奖。二是力求全面。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规划体系,力求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为目标,切实抓好总规、控规、详规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城乡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全域全线覆盖。结合长宁县实际,编制了《长宁城市发展战略定位与品牌策划》,着手开展了城乡建筑风格、建筑立面色彩、城乡环境整治、城镇功能布局等规划,仅新农村农房建设长宁县就优选了5套民宅新居设计图纸供农户选择,使建设有了标准、整治有了依据、管理有了规范。确立了“一城两区三带”的总体发展格局,编制了竹海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江南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百亿元工业集中区、五大工业产业集群、三大工业基地、五大特色农业园区、五大旅游景区等产业布局规划,以及竹业一二三产业发展规划、盐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醋酸纤维素产业发展规划、现代烟草发展规划、乡村旅游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产业发展有了方向,结构调整有了目标,产业布局明确具体。与此同时,长宁县还编制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安全饮水、“122355”交通网络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正逐步形成体系。三是注重全局。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规划有不同的侧重点。长宁县在规划中突出抓好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抓好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抓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衔接,务求各项规划交叉而不干扰,重叠而不重复,互相推进,协调发展;务求各项规划落到一张图上不冲突,统一实施不矛盾,多规合一,互融互通,有机整合。二、培育产业支撑,提升城乡统筹发展能力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长宁县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生态环境良好,竹类、盐卤等自然资源和醋酸纤维、白酒等新兴资源储备丰富,通江达海的宜宾港长宁香炉滩码头建成投产、成贵高铁规划经过长宁并将在县城附近建站、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等优势,突出抓好生态工业、现代农业、城乡建设和特色旅游产业,全力实施醋酸纤维素产业百亿工程
全域全程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力促跨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