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2610:43:03 从前,河北晋州李庄有个小伙子叫李虎,身体长得很结实,力气也很大,却不知什么原因,得了臌胀病,腹大如鼓,小便困难,形体消瘦,皮肤蜡黄。虽多次请医生诊治,但总是不见好转。他夫人十分着急,最后请来山西潞州府一个老郎中来给李虎看病。老郎中看后开了个药方:“用野喇叭花子煎汤服用。” 李虎夫人从来没听过这种药,只好再次登门,把情况告诉老郎中。老郎中听后说:“在我的山西潞州府老家门口就有这种野花,它的花籽就是此药。可以派人到我家取来。”李虎夫人赶忙去山西,取来野喇叭花子。煎汤给李虎吃了几剂,果然见效,不到一个月李虎就痊愈了。为了感谢老郎中救命之恩,李虎牵来一头牛,登门拜访,要把牛送给老郎中以表谢意,并问:“老先生,您给我治病吃的是一种什么药呀?”老郎中一时难于回答。原来,这种野喇叭花还没名字呢。现在李虎问起,老郎中就想:这种花子能治好不治之症,力能牵牛,今日病人又牵牛上门,不如就叫“牵牛花”吧!说罢指着门口野喇叭花说:“它叫牵牛花,给你吃的是牵牛花子,正好你也牵着牛哩。”从此,人们就把这种子叫作“牵牛子”。 牵牛子,又叫黑白丑,“盖因丑属牛也”,是常用的中药。种子的颜色与原植物的品种无关,而与植物所开花的颜色有关。花色深、紫色至紫红色者,其种子多呈黑褐色,为黑丑;花色浅、粉红至白色者,其种子多呈淡黄白色,为白丑。牵牛子入药首载于陶弘景《名医别录》,被列为下品。牵牛子属峻下逐水药,作用较为峻烈,味苦,性寒,有毒,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之功。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等。 因为牵牛子属攻逐峻泻之剂,历代医家用之都很谨慎,只用于体壮邪盛之人,且不可多用久用,以免耗伤正气。将牵牛子同大米煮为粥食,既可缓和牵牛子的峻烈之性,又可借大米的
“牵牛子”名称的来历及药用功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