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把握生活中的数学学会数学地生活研究人员:陆俊实验班级:二(1)班记录时间:11月24日案例: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三册第48-49页内容。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2、通过测量实践,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并建立长度观念。4、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学会用厘米尺测量、验证。5、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学生能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并初步学会用厘米尺量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教学准备:课件、长边长为9厘米的长方形纸片、12根长30厘米多一些的细绳、直尺教学过程:故事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叫做《科利亚的木匣》,你们想听吗?《科利亚的小木匣》:科利亚小的时候,家乡发生了战争。妈妈决定离开村子到很远的地方躲避。家里的东西不能都带走。科利亚把自己的许多宝贝装在一个小木匣里,准备埋在地下。当时小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了自己的木匣。就在那一天,妈妈带他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在那儿一住就是十年,科利亚已经从一个小男孩长成了一个大小伙。敌人终于被赶走了,他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他家的房子还在,但屋里的东西都被抢走了。科利亚特别伤心,妈妈说:“不要难过,你不是还有许多宝贝埋在地下吗?”科利亚听后马上找来铲子,从家门口沿着原来的路线仍旧向前走了十步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可还是没有找到匣子。(1)为什么科利亚同样是走十步,却找不到匣子呢?(量的标准不一样)(2)那你认为用步子量长度准确吗?为什么?(3)你会用什么去量长度?(课件:出示学生直尺、三角尺、米尺、卷尺、皮尺、游标卡尺)师:这些全都是尺子,这是直尺、三角尺……都是用来量长度的。这节课,我们就用小朋友手中都有的直尺量长度。板书:直尺2、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手中的尺子,并与同桌进行交流自己的发现。3、强化练习。(1)请学生介绍自己尺上有些什么?如果他介绍的东西别的同学有就大声说“有”,没有就说“没有”。(2)介绍长度单位厘米(cm):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cm是厘米的国际单位符号,全世界各国都用它。揭示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1厘米⑴叙述:1厘米有多长呢?师介绍:(课件)直尺上,0-1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也可写成1cm,从直尺的最左端到1是1厘米吗?从哪儿到1是1厘米?⑵提出要求:你们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再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吗?⑶找一找、比划比划:谁能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1cm的长度?再放到尺子上验证一下,看谁比划的比较接近1cm。⑷说一说: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cm呢?(解决课堂活动第1题:小朋友都有10个手指头,请用你的手指宽去和直尺上的1cm比一比,找找哪个手纸的宽大约1厘米?)⑸电脑验证:在放大的尺子上逐步闪动下面几段,说出每段各是几厘米?0~1 4~5 8~9并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1cm就是一大格、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cm。)2、认识几厘米⑴提问:小朋友们认识了1厘米,那2厘米有多长呢?谁知道?⑵汇报:指名说一说,并用手比划比划。⑶追问:那3厘米有多长呢?12厘米呢?⑷电脑验证:在放大的尺子上逐步闪动下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