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
【摘要】基于倡导规划找到倡导规划的定义与优缺点,指出倡导规划是对城市规划理论的最现实的运用,并介绍倡导规划在中国推行的情况。
【关键词】城市规划;倡导规划;公众参与;认识;发展
1 倡导规划的意义
城市规划服务社会的目的“城市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结构,任何一项政策或行动都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作用都会影响到其它要素”。城市规划关系到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的利益,它不是为一部分人或某阶层人而做的,也不是为“绝大多数人”而做的, “城市规划的动力源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的内容、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特定时期内城市社会普遍性需求和愿望的反映;而对城市规划的控制,是通过城市社会系统对城市规划目标、具体行为进行的检测和反馈。
城市规划的实践性
城市规划的制定决非仅仅是理念性的构画,它必须具有未来实现的可能性。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力图在广阔的社会实践领域中寻求改造社会的道路,规划的实践活动一一实施,是城市规划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规划实施的关键并不在于城市规划本身,而在于将城市规划内在于城市建设的活动和过程中,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决策的依据;城市规划要想成为政策的依据,必须对城市规划实施的对象、内容、方法以及规划与实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也就要求有一个讨论与协商的政治参与过程。
受社会整体的价值基础,从而制约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结果,使城市规划能够得以顺利、合理地实现,城市规划的过程便带有了一种明显的社会实践意义。
2 对倡导规划的认识
“城市规划人群”可以是指规划师、规划行政人员、城市规划专家、关心城市规划的专家、城市规划司法人员,也可以是指社区领袖、财团首脑、集团总裁、开发商,也可以是普通居民、有关与无关的关心者等等,可以说正是由于不同阶层和社区的参与,才使得规划能够平衡各方的利益,才有必要提供多种选择,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
倡导规划根本改变了城市规划从业者与规划服务对象的对立角色。规划师不再是坐在绘图桌旁、脱离现实的冷冰冰的方案制定者,而是充分尊重他人意见的善意的改良者,是各方利益最大获取的平衡者,是能达到政府追求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协调的策划者,是深入社会的社会活动者,这为规划理论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倡导规划也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规划实施难的问题。很多时候规划的实施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扯皮,因为一窝蜂地争抢。如果采用倡导规划的方法,各利益集团都已充分表达了他们的愿望,规划一经确定便成为了社会各方的“契约”,这就极大地保证了规划实施的可能性。一旦有开发的要求时,规划能按预期顺利地实现。同时,任何对规划的修改就变得透明化。
如果我们真正认识到城市规划的本质和目的,认识到城市规划的实践和实证,认识到城市规划的运作和实现,我们以后所谈的“城市规划”便是实践意义上的各种城市规划政治活动的总称。
3 在中国推行倡导规划
我国城市规划再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公众对规划过程参与的引入与发展。我国现阶段的状况,是城市规划正处于受重视但不知如何去重视、想抓好但不知如何能抓好的境地,甚至有人对城市规划的价值和意义也产生了怀疑。
在城市规划中引人公众参与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在保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城市规划的人民性、主体性、
城市倡导规划的认识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