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docx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当今的教育要求教师应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专业发展能力,因而教师的“专业自觉”能力就显得越发重要。“名师工作室”应运而生,在我国教育发达地区发展的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成长效率,可以尽快地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尽快地实现教师的“专业自觉”。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本着以科研出名师、向科研要质量的原则,特制定本工作方案。目标任务(-) 周期目标本工作室在为期3年的周期内,以培养数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一—名师为目标,工作室全体成员实现“专业自觉”式的整体提升。依托小学建立“工作室科研基地”,实现引领本校科研发展、辐射周边1-2所薄弱学校共同提高的目的。培养打造一批市级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完成1个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或1项校本课程开发,在小学和结对帮扶的薄弱学校完成实践检验,并在全区进行推介。年度口标1•每学年至少研读一部教育专著,提升专业理论素养。每学年选取一到两个校级或区级学科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及吋将研究成果在校级或区级推广。此项目标着眼点在于解决突出问题,重在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每学年至少打造两节“小学数学精品课例”,在全区进行示范观摩。课例要把工作室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出来,要力求反映课改的前沿动向。每学年举办一次全区数学学科的学术讲座,宣传和推介工作室的研究成果。每月举行一次联片教研活动,利用小学自身优势积极将工作室的经验和成果推广辐射到周边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工作室要主动与我区农村学校结成对子,每学期进行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全区教育教学均衡发展。保障措施(一)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每位成员都要制定出3年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细化出每年的发展目标,工作室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估。每位成员都要建立《专业自觉发展记录档案》,一年评估一次,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所在学校,优先推荐评先评优。3•工作室倡导公平、公正原则,每次活动轮值主持,给每位成员平等的锻炼机会。(二) 强化“基地活动”研修模式以小学为依托设立研修活动基地。工作室每月精心策划一次研修活动(读书交流、专题研讨、课例分析、教学反思、同课异构、看课议课等)。建立完整的基地研修工作分工及流程。女口:组织委员——通知、活动方案、文稿、视频影像、通讯报道等;教学委员——教学组织、课例研讨等;科研委员——组织课题研究、校本开发、检验推介等。(三) 攀亲结缘多渠道激活支撑资源工作室成立后,要积极主动地攀亲结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为成员创造外出交流的机会,还要通过区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上级教研部门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培训讲座。短期内,工作室成员要具备“融合他人、内化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四) 形成稳定、有效的教研活动内容及方式备课式教研。每次选取教材中一个内容,每位成员都备同一节课,实现同课异构,再集中进行深度研讨,推举一人执教,大家一起观课议课,在此基础上再推举一人进行二次执教。这样每位成员对活动就有了整体的感受,可以提高教研质量。2•案例式教研。从市、区各级优质课比赛中选取优秀课例,或从学校日常教学中选取常态课例,分析执教者的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教学效果,组织成员进行点评,形成课例分析报告,达到互补共生的成效。3•沙龙式教研。经常组织“头脑风暴”式的教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