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水平评价工作背景一、国家政策背景(一)政策梳理1、简政放权1)2015年简政放权一年红利逐步显现:①国务院发布有关简政放权的文件达55个;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主要议题涉及简政放权;③国务院全面清理了45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④国务院首批取消62项中央制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2)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①持续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②加强监管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优化政府服务,提高办事效率。2、清理职业资格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7〕73号):要根据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纳入职称制度框架,构建面向全社会、符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2013年以来,国务院将减少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先后分七批取消了434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154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280项。至此,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已取消70%以上。3、职业资格目录清单2017年9月12日,人社部(人社发2017年68号文)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共列入140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81项。通知指出,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4、国务院政策吹风会2016年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介绍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1)推出“职业培训包”制度,促进职工技能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生产需要。2)完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3)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主体,发挥好行业组织作用,建立自主评价体系。5、两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2017年1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1)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2)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3)促进职称制度与人才培养制度的有效衔接。6、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就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答记者问2017年1月8日: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的对应关系,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分系列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力争三年内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五年内争取完成所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任务。(二)职称改革三大特征1、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继续沿用工程、卫生、农业、经济、会计、统计、翻译、新闻出版广电、艺术、教师、科学研究等领域的职称系列,取消个别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称系列,整合职业属性相近的职称系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新设职称系列由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提出,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未经批准不得自行设置职称系列。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2、促进职称制度与人才培养制度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职称制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紧密结合专业技术领域人才需求和职业标准,在工程、卫生、经济、会计、统计、审计、教育、翻译、新闻出版广电等专业领域,逐步建立与职称制度相
学会水平评价工作背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