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两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疗效分析的论文.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两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疗效分析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两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疗效分析【关键词】拇指皮肤缺损示指岛状皮瓣(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928333977) 【摘要】[目的]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6月,应用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和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4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组27例(指腹缺损17例、指端皮肤缺损4例、末节背侧皮肤缺损6例),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21例(指端皮肤缺损11例、指腹缺损6例、背侧皮肤缺损4例),术后对皮瓣的成活率、拇指的功能恢复、供区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分别平均随访、个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感觉恢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组静态两点辨别觉为5~8mm;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静态两点辨别觉为6~10mm,均达到s3+级以上,评分>16。拇指指间关节活动与健侧比无明显差异。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外形不如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的效果好,且示指背侧供区游离植皮易于指背腱膜粘连,影响滑动,需术后配合功能练习和康复治疗。[结论]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血供安全、可靠,是修复拇指指背、指腹缺损的理想皮瓣,对于拇指指端缺损的修复,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优于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从对供区的影响角度看,拇指尺背侧皮瓣优于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关键词】拇指皮肤缺损示指岛状皮瓣自2005年1月~2008年6月,分别应用带桡神经浅支分支的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和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48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19~57岁,平均岁。损伤原因:挤压伤21例,绞伤18例,电锯伤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组27例(指腹缺损17例、指端皮肤缺损4例、末节背侧皮肤缺损6例),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21例(指端皮肤缺损11例、指腹缺损6例、背侧皮肤缺损4例),病程小于1个月。皮肤缺损大小为:cm×2cm~cm×cm。手术方法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组:在示指近节背侧设计皮瓣,皮瓣远端不超过近侧指间关节,两侧不超过侧方中线,沿第二掌骨桡背侧缘弧形切开,保留桡神经浅支的分支和腱周组织,游离并显露第一掌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保留蒂部宽约cm,在骨间肌筋膜下锐性分离,对于指腹缺损,通过开放式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对于末节背侧皮肤缺损,通过皮下隧道转移至受区,闭合切口,供区游离植皮。皮瓣下置引流条。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在拇指尺背侧设计皮瓣,在桡侧切开皮肤,在第一背侧骨间肌膜下由桡侧向尺侧锐性分离,显露位于第一背侧骨间肌肌膜浅面的血管蒂,根据拇尺背侧动脉的走行线,调整皮瓣设计。切开蒂部皮肤,并向两侧分离,将蒂部两侧等宽的软组织连同血管蒂一并游离,不需将

两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疗效分析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12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