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广东省《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和深圳《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根据龙岗区《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并与《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规划相衔接,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所称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新闻服务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类、广播电影电视服务类、文化艺术服务类、网络文化服务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类、工艺美术类、印刷类、文化旅游类、创意设计类、动漫游戏类、数字视听类等产业。一、发展现状 龙岗区文化产业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凭借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龙岗区着力促进文化和经济的融合与互动,文化产业经历了企业自发形成、政府扶持引导、市场自主运营等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产业集群形成、基地品牌凸显、重大项目崛起的快速提升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主要特点——文化产业规模初具、效益凸显、品牌提升、实力增强。2008年龙岗区全区共有文化经营单位2000多家,全年营业收入203亿多元,从业人员近15万人。主要形成了以下三大拳头产业:以大芬油画、三联水晶玉石、南岭丝绸、宝福珠宝、龙园观赏石为代表的工艺美术产业迅速崛起。大芬油画村以原创油画及复制艺术品加工为主,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目前已形成以大芬村为中心,辐射闽、粤、湘、赣及港澳地区的油画产业圈;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以水晶玉石雕刻为主,是集水晶玉石加工、销售、设计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深圳宝福李朗珠宝文化产业园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铂金首饰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交易中心之一;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以丝绸文化为依托,构筑中台;中国(深圳·龙园)观赏石基地以打造“华南地区最大奇石基地”为目标,力求建设成集展览、销售、培训和鉴定于一体的观赏石基地。以中华商务、力嘉、当纳利为代表的现代印刷产业实力增强。经过多年发展,现代印刷业已成为龙岗区最具实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几乎囊括印刷行业的所有门类,涌现了中华商务、力嘉、当纳利、鹰达、天时等实力雄厚的大型印刷企业,其中进入中国印刷业“百强企业”的有6家。以大鹏半岛、客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加快。近年来,龙岗区积极开发以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山海风光、生态环保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魅力凸现的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以大鹏半岛和客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旅游业日益兴旺。——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逐步迈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的发展道路。港资、台资和国外资本在文化企业资本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在印刷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的资本结构中占绝对比重;龙岗区的文化产业园区,无论是大芬油画村、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等老品牌,还是宝福珠宝文化产业园、南岭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等新园区,都由企业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运作。企业主体地位未变,经营资本以私营为主,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营运主体以企业为主,政府不直接介入产业园区的投资和运营,极大地释放了企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一批具有相当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民营文化企业不断成长,成为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二)薄弱环节由于多种原因,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域失衡、业态失衡、结构失衡等问题,并存在如下薄弱环节需要在下步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善:——体制性障碍有待理顺。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突破,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不清、缺乏统一协调等问题依然存在。——产业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待规范。产业发展配套措施不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文化产业缺乏统一规划,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智力成果的研发、孵化和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上游原创不足,中游集约化程度不高,下游营销能力不强。——总量规模仍然偏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与成为全区支柱产业还有很大差距。从整体上看,龙岗区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大的国际性知名龙头企业少。除印刷产业外,龙岗区在文化产业领域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很少,据统计,龙岗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也仅仅为293家,国际性龙头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