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革命领袖诗词.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出版说明这是一套献给老年朋友阅读的文学礼品书。题名为“红叶”,是取唐人杜牧《山行》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表达对老年朋友的敬爱和祝福。人生在经历了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时期和奋斗奉献的中年阶段之后,总是要进入老年的。这时就要从紧张、繁忙的工作、战斗的第一线退下来,适应新的休闲生活。老年人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颐养天年,也需要高雅的文学作品丰富和充实精神生活。《红叶丛书》是为满足老年朋友这方面的需要而编选的。所选的作品均是中外古今文学中短小精粹的珍品,适合于吟诵,经得起揣摩;能怡情养性,也能启迪睿智。其中很多是老年朋友熟悉和喜爱的,有些虽然还不大熟悉但肯定是令人喜爱的传世之作。它们将唤起老年朋友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加深对现今生活的眷爱。——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本丛书共分十册,即《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典词曲》、《中国古典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中国革命领袖诗词》、《外国抒情诗》、《外国散文》、《外国短篇小说》。全书由本社编审林东海、莫文征、胡其鼎等共同完成编选工作。鉴于老年朋友都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较高文化素养,本丛书所加注释力求简明扼要。老龄人是不耐寂寞的,但愿《红叶丛书》成为你的朋友,给你带来美的享受,带来生活的情趣,伴你度过美好的晚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1995年7月中国革命领袖诗词毛泽东作品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本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竭飞舟?*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一九五七年《诗刊》一月号。[长沙]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人洞庭湖。[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舸(gě戈上声)]大船。[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万类霜无竞自由]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挥斥方道,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部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菩萨蛮黄鹤楼*一九二七年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首同最早发表在一九五七年《诗刊》一月号。[黄鹤楼]旧址在湖北省武昌市区之西长江岸边的黄鹤矶(一作黄鹤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东端北侧。楼在历史上曾几经毁坏修复,一九五五年修建大桥时拆去遗留建筑物,一九八五年六月已在重加扩建后开放,《南齐书·州郡志》说有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鹄(即鹤,古“鹄”、“鹤”二字通)经过黄鹊矶,(太平寰宇记)说骑鹤仙人叫费文袆(huī灰),一作费祎(yī衣),每乘黄鹤到此楼休息。楼因此得名。许多文人曾题诗抒慨,唐朝崔颖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尤为历代传诵。作者借这个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九派]派,水的支流。相传在湖北江西一带有九条支流同长江汇合,所以称“九派”。这里泛指长江中游的河流。鲍照《登黄鹤矶》诗:“几派引沧流。”[中国]指我国的中部地区。[一线]指当时长江以南的粤汉铁路和以北的京汉铁路。一九五七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两条铁路已接通,改名京广铁路。[龟蛇锁大江]龟蛇指龟山和蛇山,蛇山在武昌,龟山在它对岸的汉阳,隔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把酒酹(lèi泪)滔滔]酪是古代用酒浇在地上祭奠鬼神或对自然界事物设誓的一种习俗。这里是对滔滔的长江表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心潮]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西江月井冈山*一九二八年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

中国革命领袖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 文件大小275 KB
  • 时间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