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抗震与结构设计1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绪论
地震与地震动
1 绪论
地震活动性
地震震害
结构的抗震设防
第一章绪论
地震与地震动
地震与地震动
地震及其成因
按成因:
(1) 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发生断裂而引起的地震。构造地震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
(2)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岩浆猛烈冲出地面而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在我国很少见。
(3) 陷落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或崩塌而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的震级很小,造成的破坏也很小。
(4)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或深井注水等引起的地震。
第一章绪论
地震与地震动
构造地震的发生与发展
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几十天至数月)相继发生在相邻地区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主震:在某一地震序列中,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叫主震。
前震:在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
余震:在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
第一章绪论
地震与地震动
按主震震级是否突出:
(1) 主震型地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主震震级很突出,其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中的绝大部分的叫主震型。
(2) 群震型或多发型地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主震震级不突出,主要地震能量是由多个震级相近地震释放出来的叫群震型。
(3) 孤立型或单发型地震:在一个地震序列中,若前震和余震都很少,甚至没有,绝大部分地震能量都是通过主震一次释放出来的叫孤立型。
据统计,上述三种类型地震中主震型地震占60%,群震型地震占30%,单发型地震占10%。
第一章绪论
地震与地震动
按震源的深浅不同:
(1)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70 km以内,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85%来自浅源地震。
(2)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70-300km,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 12%来自中源地震。
(3)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 300km,一年中全世界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约 3%来自中源地震。
震源:断层形成的地方,即大量释放能量的地方。
震源不是一个点,而有一定的范围和深度。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第一章绪论
地震与地震动
地震波
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这就是地震波。
体波
(1) 纵波:由震源向外传播的疏密波,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特点:周期短,振幅小。
(2) 横波: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特点: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第一章绪论
地震与地震动
根据弹性理论,,说明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因此也把纵波叫初波,横波叫次波。
面波:只限于在地面附近传播的波,也就是体波经过地层界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次生波。周期长,振幅大,比体波衰减慢,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面波包括:瑞雷波和洛夫波
第一章绪论
地震与地震动
从实际地震时记录到的地震波可以看出,首先达到的是纵波(初波、P波),接着是横波(次波、S波),面波到达的最晚。
一般情况下,当横波或面波达到时,振幅增大,地面振动最猛烈,造成的危害也最大。
地震波记录图
第一章绪论
地震与地震动
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反映)
震级: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的大小和尺度。
里氏震级:
式中 A是标准地震仪(,,放大倍数2800倍的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处记录的以微米为单位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单振幅)。
震级与地震释放能量E之间存在关系:
即震级每差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32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分为:
大震
微震
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特大地震
2级
4级
5级
7级
8级
第一章绪论
地震与地震动
地震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烈度主要与震中距离、地震大小、震源深度、地震的传播介质、表土性质、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和施工质量等许多因素有关。
地震烈度表
为评定地震烈度,需要建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地震烈度表。
它以描述震害宏观现象为主,即根据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地貌变化特征、地震时人的感觉、家具的动作反应等进行区分。
日本采用8个等级的地震烈度表。一些欧洲国家采用10度划分的地震烈度表。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12度划分的地震烈度表。见附表。

抗震与结构设计1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马匹匹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