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太后与娘家外戚势力每况愈下.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太后与娘家外戚势力每况愈下-历史论文太后与娘家外戚势力每况愈下 文|郭晔旻从本质上说,历史上太后临朝的初衷是保证新君安全、防止大臣作乱的临时性措施;可是在封建时代,太后纵然被尊为天下之母,军国大事仍不得不依靠自己最为信任的娘家至亲,以弥补父权制社会中妇女干政时经常抛头露面而引起的不便……鸡犬升天的娘家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干政的太后——秦宣太后得以执掌国政几十年,很重要的一个助力就来自于她的弟弟穰侯魏冉,其人在秦国的开疆扩土中功勋卓著,但依仗太后的权势,这位国舅专横跋扈,无视君王;为了扩大自己在定陶的封地,居然私心自用远道讨伐与秦》中甚至可以看到魏冉不请示载,这在法令严酷的秦国极为少见。可以说,在太后临朝出现的同时,外戚弄权也走上了历史舞台,外戚以“椒房之宠”而入参枢机,把持朝政。正因如此,稍后的战国末期,韩非就明确提出了“备内”的政见,告诫君主,“国之利器,不可假人”,要防止后妃、外戚、左右之人专擅权柄,其中所谓的“外戚”指的就是君主的母族或者妻族。继宣太后之后临朝的是汉朝的吕后。吕后称制时打破汉高祖“非刘氏不王”的遗命,以吕氏子侄为王。结果,吕后死后,诸吕旋灭。为防止“主少母壮”的事件再度发生,汉武帝断然处死太子之母赵婕妤(钩弋夫人),用这样的极端手段防止女主专权。另一方面,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又重用外戚,既典军机、又参政务的内朝(亦称“中朝”)首领大司马大将军专由最为尊崇的外戚充任,而作为“外朝”官僚之首的丞相则变得有名无实。但与武帝苦心孤诣地加强皇权统治的制度设计相违背,武帝以后,太后临朝几成新常态,外戚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形成制度,使外戚成为两汉政治的中心人物。君弱而戚强武帝以后的西汉中央政局最终出现“君弱戚强”的局面。自汉元帝开始的4位皇帝或年幼或懦弱无能,遂令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先后凭借太后和太皇太后身份执掌政权近半个世纪,历经成帝、哀帝、平帝三朝。在其庇佑下,王氏外戚满门富贵,王政君刚被尊为皇太后时,以兄长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总揽朝政,以同母弟王崇为安成侯。后来又同日封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世称“一日五侯”,王氏权势大炽,“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这一家族最终10人被封侯,出过5个大司马,力压霍氏,成为西汉最牛的外戚家族。汉哀帝死后,王政君遂立平帝,正式临朝称制,而委政于侄子王莽。王莽以大司马领尚书事,大权独揽,政由己出。终于在公元9年,王莽一脚踢开名义上的皇帝(孺子婴),自立为“新”朝皇帝。可以说,临朝太后原先只是出于亲情而将权力交于兄弟子侄,但最后当外戚羽翼丰满时,临朝太后也就拿他们无可奈何了。王政君这位王莽的姑母反对娘家人篡位,王莽派堂弟王舜向她索要传国玉玺,她仍旧以“我汉家老寡妇”自居,将玉玺扔在地上:“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可惜其人虽无政治野心,却任人唯亲,终于断送了西汉二百年江山。她一人创造了两个纪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亡国太后,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皇后(寿84)。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之后,对王莽代汉记忆犹新,下诏“不假后党以权”,试图抑制外戚干政。但是东汉第三代皇帝章帝死后,继位的和帝仅有10岁,根本不能掌管政权,政局便重回太后临朝的老路,外戚弄权更在东汉一朝登峰造极。从和帝起,东汉诸帝多为冲龄继位,故从

太后与娘家外戚势力每况愈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160 KB
  • 时间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