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题目: 设计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院系: 湖北文理学院机汽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张琎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目录
序言…………………………………………………………………………………2
一、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3
二、零件的分析……………………………………………………………………4
零件的说明………………………………………………………………4
零件的工艺分析…………………………………………………………4
三、工艺规程设计…………………………………………………………………5
………………………………………………………5
…………………………………………………………5
……………………………………………………7
……………………………………………………………8
……………………………………………………………8
四、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9
五、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11
六、工时定额的计算……………………………………………………………12
七、课程设计总结………………………………………………………………21
八、参考文献……………………………………………………………………22
附件一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附件二连杆零件图
附件三连杆毛坯图
序言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汽车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的课程设计,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汽车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于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但由于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时间以及深度有限,本设计中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指正。
一、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汽车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二、设计的题目和内容
1、课程设计的题目:设计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条件:年产5000件。零件图根据自己选择的零件进行绘制。
2、设计应完成的内容:
1)制定指定零件(或零件组)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 (一套)
2)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和计算;
3)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主要表面的总余量;
4)确定主要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5)对主要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 (一份)
6)设计加工该零件的毛坯图或者零件与毛坯合图; (一张)
7)编写设计说明书。(封面、目录参考附后、不少于1万字)(一份)
二、零件的分析
、零件说明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动部件之一,它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的压力传递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连杆在工作中承受着急剧变化的动载荷。连杆由连杆体及连杆盖两部分组成。连杆体及连杆盖上的大头孔用螺栓和螺母与曲轴装在一起。为了减少磨损和便于维修,连杆的大头孔内装有薄壁金属轴瓦。轴瓦有钢质的底,底的内表面浇有一层耐磨巴氏合金。在连杆体大头和连杆盖之间有一组垫片,可以用来补偿轴瓦的磨损。连杆小头用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小头孔内压入青铜衬套,以减少小头孔与活塞销的磨损,同时便于在磨损后进行修理和更换。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受膨胀气体交变压力的作用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质量,以减小惯性力的作用。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平衡,同一发动机中各连杆的质量不能相差太大。考虑到装夹、安放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