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期企业经济
。总第期
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利益激励与制约机制的思考
李庆满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娜州
摘要构建“外部主导型”上市公司激励与制约机制,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和规范上市公司运作的重要任务。
包括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完善的外部约束机制、健全的利益激励机制和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关键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利益激励制约机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一一
上市公司必须具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由于法人治理控股上市公司的“政府选择经营者机制”,直接导致了政府要
结构不完善,公司治理各权益主体间的利益激励与制约机制员与经营者“共谋互利”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为国有资产及其
没有建立,导致了上市公司运作的不规范、低效率和高风他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带来难题。第三,由于证券市场不完
险。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激励善,中小股东“用脚投票”制约经营者效果不佳。第四,银行改
与制约机制是深化国企改革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革落后,不能通过信用审核机制约束上市公司经营者。第五,
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经营者的约束力不够。
一、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益激励与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
四机制设计与实施的操作过程有待规范。上市公司的
及成因
激励机制由经营者自己制定,然后报主管部门批准,再报股
一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内部法人治东大会审议,不仅违背了“政企分开”原则,也难以保证公平
理结构实质是一种委托代理合约。通过这一合约,在上市公和符合中小股东利益。从激励手段上看,偏重于物质利益的
司内部建立相互制衡的组织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是上市公司刺激,而忽视对经营者精神和荣誉的鞭策和褒扬。另外,个别
治理机制的基础,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操作程序违法,如委托所谓的独立机构利用激励基金买
是进一步建立有效的利益激励与制约机制的前提和保证,是人本公司股票,作为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股份来源,再由中
上市公司能够规范运作、持续发展的基石。在没有建立起完高层管理人员通过“行权”方式持有,属于上市公司间接购买
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情况下,就急于实施所谓的“激励机本公司股票,违反了《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
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属于急功近利行为。五经营者行为评价机制不到位。科学的评价机制,是
二激励与制约机制作用边界狭窄。现行的上市公司激实施经营者利益激励与制约机制的依据,是判定对经营者奖
励与制约机制局限于解决代理人,即董事和经理的激励与制惩的客观标准。没有独立于激励与制约机制之外的评价机
约问题,属于对高级管理者激励的情形。但在实践中,要想有制,就不育。客观、公正地界定对董事、经理丁监事的行为的奖
效降低代理成本与风险,仅仅激励和制约少数经营者是远远惩。评价机制是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够的。根据美理论,当一个人取
二、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利益激励与制约机制的原理及
得成绩并获得相应报酬之后,不仅关心报酬的绝对量,还要
模式
关心相对量。即在一个组织内部,激励机制要公平,否则这个
激励机制是失败的。因此,要保证代理人采取与所有者利益一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利益激励与制约机制的基本
一致的行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利益激励与制约机制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